登名山篇
名山稱地鎮,千仞上凌霄。
雲開金闕迥,霧起石樑遙。
翠微橫鳥路,珠澗入星橋。
風急青溪晚,霞散赤城朝。
寓目幽棲地,駕言追綺季。
避世桃源士,忘情漆園吏。
抽簪傲九闢,脫屣輕千駟。
沈冥負俗心,蕭灑凌雲意。
蒼蒼聳極天,伏眺盡山川。
疊峯如積浪,分崖若斷煙。
淺深聞度雨,輕重聽飛泉。
採藥逢三島,尋真值九仙。
藏書凡幾代,看博已經年。
逝將追羽客,千載一來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地鎮: 地方的支柱,比喻名山的威勢。
- 仞: 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爲一仞。
- 金闕: 皇宮的金色大門,此處借指神仙居所。
- 石樑: 天然形成的石橋或懸空的石頭通道。
- 翠微: 青翠的山色,形容山巒秀美。
- 星橋: 指連接天界的星河般的橋樑。
- 青溪: 青色的小溪。
- 赤城: 古代傳說中的神山,此處可能象徵東方。
- 綺季: 綺麗的春日,引申爲美好的時光。
- 桃源: 唐代王維《桃花源記》中的理想之地,隱居之所。
- 漆園吏: 戰國時莊子曾任漆園吏,後常用來指隱士。
- 九闢: 九種官職,此處表示高位。
- 脫屣: 脫掉鞋子,表示不拘世俗。
- 沈冥: 深沉,此處指超脫塵世。
- 負俗心: 拋棄世俗之心。
- 蕭灑: 自由自在,超脫。
- 伏眺: 俯瞰,遠望。
- 積浪: 層層疊疊的山峯像海浪一樣。
- 分崖若斷煙: 分隔的崖壁如同斷續的煙霧。
翻譯
名山猶如大地的支柱,直插雲霄數千丈。 雲開時,金色宮殿顯得格外遙遠,霧起時,石橋彷彿遙不可及。 鳥兒在翠綠的山路上飛翔,清澈的溪流匯入星河般的橋樑。 傍晚的青溪風急,朝霞映照下的赤城沐浴着朝陽。 目光所及之處,是隱居的佳地,駕車追尋那春日的美好。 避開塵世的隱士,忘卻了官場的煩擾。 他們拔下官帽,視高官厚祿如敝屣,心向雲霄。 超脫世俗,心懷凌雲之志,與天地同高。 羣山蒼茫直入天際,我在此俯瞰世間山川。 山峯重疊像層層海浪,崖壁斷裂如斷續的煙霧。 雨聲穿越山谷,泉水輕重可聞。 採藥途中偶遇仙島,尋找真諦遇見九位仙人。 藏書傳了幾代,博覽羣書已成習慣。 終將追隨羽化仙人,期待千年後再次降臨。
賞析
這首詩以隋代詩人李巨仁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壯麗的名山景象和隱士的生活圖景。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出名山的雄偉氣勢以及隱士超脫塵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從「金闕」、「石樑」到「翠微」、「星橋」,詩人巧妙地構建了一個仙境般的場景,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同時,詩人也借「桃源」、「漆園吏」等典故,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名利的淡泊。全詩韻律優美,意境深遠,展現出詩人深厚的藝術功底和高尚的人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