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粱肉:指精美的食物。
- 粥糜:稀飯,指粗劣的食物。
- 文繡:華麗的繡花,這裏指華麗的裝飾。
- 號寒兒:指因寒冷而哭泣的兒童。
- 俗偷:指社會風氣的敗壞。
- 過侈:過度奢侈。
- 民窮易爲非:民衆貧窮時容易做出違法的事情。
- 君子固有守:君子有堅定的原則和操守。
- 苟可得:如果可以得到。
- 貧賤終莫移:即使貧窮和低賤,也不會改變。
翻譯
鷹犬吃的是精美的食物,飢餓的人只能吃稀飯。 牆屋裝飾華麗,而民間卻有因寒冷哭泣的孩子。 禽獸吃人的食物,土木卻穿着人的衣服。 社會風氣敗壞或過度奢侈,民衆貧窮時容易做出違法的事情。 君子有堅定的原則和操守,不像世人那樣行事。 如果可以得到富貴,即使貧窮和低賤也不會改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手法,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和貧富差距。詩中,「鷹犬飽粱肉,飢人厭粥糜」和「牆屋被文繡,民有號寒兒」等句,生動地描繪了社會上層與下層生活的巨大差異。後文提到「俗偷或過侈,民窮易爲非」,反映了社會風氣的敗壞和民衆因貧窮而容易走上違法之路的現實。最後,詩人強調了君子應堅守的原則和操守,即使面對富貴和貧賤的誘惑,也不應改變自己的本心。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批判和對君子品格的堅定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