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圖為滇雲萬都閫題
熈熈春日暉,綿綿原上草。
原草含春暉,青葱生意好。
流光忽西馳,瞬息春已老。
誰知寸草心,懐恩竟難報。
萬君邊閫英,所志在忠孝。
緬思堂上親,背棄一何蚤。
感此春暉圖,中心惄如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熙熙(xī xī):和樂、溫暖的樣子。
- 綿綿:形容草茂盛的樣子。
- 原上草:原野上的草。
- 青蔥:翠綠色。這裏形容草木茂盛。
- 生意:生機,生命力。
- 流光:指時光。
- 春已老:春天快要過去,指時光流逝。
- 寸草心:典故出自孟郊《遊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象徵子女對母愛的報答。
- 邊閫(kǔn)英:在邊疆任職的傑出人才。閫,門檻,指國防、邊疆。
- 緬思:遙想。
- 背棄:指去世。
- 蚤:同「早」 。
- 惄(nì)如搗:形容憂思傷痛,像有東西在搗心一樣。
翻譯
和暖明媚的春日陽光啊,連綿生長在原野上的青草。原野的青草飽含着春日的光輝,一片翠綠,蓬勃的生命力盡顯美好。時光啊忽然就向西流逝,一轉眼春天就快要過去了。誰能明白那小草般的心意,想要報答春日的恩情卻難以做到。萬君是守衛邊疆的英才,心中志向在於盡忠盡孝。遙想起家中高堂的父母,離世是那麼的早。看到這幅春暉圖,心中憂思傷痛,如遭搗擊。
賞析
這首詩以景起興,開篇描繪出一幅春日裏和煦陽光照耀着蔥鬱草原的美好畫面,給人以溫暖、蓬勃之感,展現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接着通過「流光忽西馳,瞬息春已老」一句,筆鋒陡轉,由盛景轉到對時光匆匆流逝的感慨,引出下文感激親恩卻難報答之情。詩人借用孟郊 「寸草心」 的典故,進一步強調子女對親恩的難以爲報,深化了情感主題。詩的後半部分,點明是爲滇雲萬都閫題詩,贊其身爲邊疆英才,有着忠孝之志,同時又惋惜其雙親過早離世。「感此春暉圖,中心惄如搗」再次回到春暉圖,表達萬君面對此圖,心中涌起無盡對雙親的思念與未能報答親恩的痛楚。整首詩融景、情、事爲一體,借景抒情、因事生情,感情真摯深沉,語言質樸自然卻富有感染力,既歌頌了春暉般的親恩,又表達對人生和忠孝兩難的深刻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