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采采:採了又採。
- 芙蓉花:荷花。
- 江長:江面寬廣。
- 浩煙霧:煙霧瀰漫。
- 綣(quǎn):纏綿,留戀。
- 彼:那。
- 同心人:心意相通的人。
- 方舟:並排的船。
- 不成渡:無法渡過。
- 歸來:回到。
- 坐:靜坐。
- 前軒:前面的廊檐。
- 月白:月光皎潔。
- 澹清露:淡淡的清露。
- 永懷:長久思念。
- 弗能諼(xuān):不能忘記。
- 鳴璫(míng dāng):古代婦女佩戴的玉製飾品,此處指思念的人。
- 渺:遙遠。
翻譯
採了又採的荷花,在寬廣的江面上,煙霧瀰漫。 留戀着那心意相通的人,並排的船卻無法渡過江去。 回到家中,靜坐在前面的廊檐下,月光皎潔,清露淡淡。 長久地思念着,不能忘記,那佩戴着鳴璫的人,你在何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江邊思念圖。詩人通過採摘芙蓉花、江面煙霧、無法渡過的方舟等意象,表達了與心愛之人分離的無奈與思念。歸來後靜坐前軒,月光與清露更增添了詩人的孤寂與對遠方人的深切懷念。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童軒細膩的情感世界和對美好事物的珍視。
童軒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徵錄》。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