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舞歌二首文舞歌
惟皇御宇,惟帝乘乾。
五材並用,七德兼宣。
平暴夷險,拯溺救燔。
九域載安,兆庶斯賴。
續地之厚,補天之大。
聲隆有截,化覃無外。
鼓鍾既奮,干鏚攸陳。
功高德重,政謐化淳。
鴻休永播,久而彌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御宇:統治天下,指帝王登基或執政。
- 乘乾:順應天道,比喻帝王統治如天行乾健。
- 五材:古代哲學概念,指金、木、水、火、土五種自然元素。
- 七德:指古代君主的七種美德,如仁、義、禮、智、信、勇、和。
- 平暴:平定暴亂。
- 夷險:剷除險阻,使道路平坦。
- 拯溺救燔:拯救陷入水患的人,撲滅火災。
- 九域:古代中國分爲九州,泛指全國。
- 兆庶:衆多的百姓。
- 續地之厚:增加土地的肥沃。
- 補天之大:比喻帝王的功德宏大,如同補天。
- 聲隆有截:聲音宏大而堅定。
- 化覃無外:教化普及到各個角落。
- 鼓鍾:擊鼓鳴鐘,象徵慶典或儀式。
- 干鏚:古代兵器,用於舞蹈,象徵武力與和平。
- 政謐化淳:政治安定,風俗淳樸。
- 鴻休:大福,美好的聲譽。
- 彌新:更加新鮮,長久保持。
翻譯
在皇上的英明領導下,皇帝駕御着天地之道。 各種才能得以充分運用,七種美德一同展現。 平息暴亂,掃除障礙,救援受困的人們,撲滅烈火。 全國安寧,百姓依賴這樣的領導者。 像大地一樣滋養萬物,像天空一樣庇護萬民。 其聲威宏大而堅定,教化深遠無邊。 慶典上,鼓樂齊鳴,武舞與文舞交織。 功績顯赫,德行厚重,政治清明,風氣淳樸。 美好的聲譽流傳久遠,歷久彌新。
賞析
這首詩讚美了隋朝皇帝的統治智慧和仁德,通過描繪皇權的威嚴、治國的功績以及對百姓的關愛,展現了盛世氣象。文舞與武舞的結合,象徵着國家內外的和諧統一,以及皇權與美德的完美融合。整首詩語言華麗,意象生動,表達了對皇帝高尚品德的歌頌和對國家繁榮昌盛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