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朝日:早晨的太陽。
- 暾:溫暖的陽光。
- 嵫山:古代神話中的西方山名,象徵日落之處。
- 晷:日晷,古代利用光影測量時間的儀器。
- 馳輝永:形容夏日陽光強烈而持久。
- 合璧:日月並照,如同玉璧相合。
- 俗泰:社會安寧,百姓安泰。
- 重輪:指月亮,古代稱日月爲雙輪。
- 執圭:手持圭玉,表示恭敬或執行重要儀式。
- 昭事:公開、顯揚的事務。
- 服冕:穿戴帝王或貴族的禮帽和禮服,表示尊貴。
- 罄虔誠:竭盡誠意,無比虔敬。
翻譯
清晨的陽光從扶木(東方的神話樹木)升起,傍晚的餘暉在嵫山(象徵日落)下沉。 隨着季節變化,寒冷時日晷的影子縮短,夏日陽光則漫長無盡。 時光和順,日月同輝如玉璧般燦爛,世道太平,月亮顯得格外明亮。 手持圭玉,我們恭敬地履行職責,身着華服,滿含虔誠的心意。
賞析
這首詩以朝日夕月爲線索,描繪了四季更替與自然景象的變化,展現了詩人對盛世氣象的讚美。"扶木上朝暾"和"嵫山沈暮景"運用了神話傳說,增添了神祕與詩意。"寒來遊晷促,暑至馳輝永"通過對比,生動表現了四季的輪迴與時光的流轉。整首詩寓教於樂,既有對大自然的敬畏,也表達了對和諧社會的嚮往和對君主聖明的頌揚。
牛弘等奉詔作的其他作品
- 《 元會大饗歌十一首其三食舉歌 》 —— [ 隋 ] 牛弘等奉詔作
- 《 社稷歌四首春祈社諴夏 》 —— [ 隋 ] 牛弘等奉詔作
- 《 文武舞歌二首文舞歌 》 —— [ 隋 ] 牛弘等奉詔作
- 《 元會大饗歌十一首其三食舉歌 》 —— [ 隋 ] 牛弘等奉詔作
- 《 太廟樂歌九首其九送神歌 》 —— [ 隋 ] 牛弘等奉詔作
- 《 五郊歌五首青帝歌角音 》 —— [ 隋 ] 牛弘等奉詔作
- 《 元會大饗歌十一首其三食舉歌 》 —— [ 隋 ] 牛弘等奉詔作
- 《 雩祭歌諴夏二首其二 》 —— [ 隋 ] 牛弘等奉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