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初春宴東堂應令詩

· 劉端
睿賞葉春芳,開筵臨畫堂。 庭梅飄早素,檐柳變初黃。 八珍羅玉俎,九醞湛金觴。 箏響流飛閣,歌塵落妓行。 何必西園夜,空承明月光。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睿賞:明智的賞識。
  • :同“協”,和諧。
  • 春芳:春天的芬芳。
  • 畫堂:裝飾華麗的堂屋。
  • 庭梅:庭院中的梅花。
  • 簷柳:屋簷旁的柳樹。
  • 八珍:指精美的肴饌。
  • 玉俎:古代祭祀、設宴時用來陳置祭品的玉制禮器。
  • 九醞:一種美酒。
  • 金觴:金制的酒器。
  • 箏響:箏的聲音。
  • 飛閣:高閣。
  • 妓行:妓女行列。
  • 西園:指漢武帝的西園,後泛指園林。
  •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繙譯

明智的賞識與春天的芬芳相和諧,宴蓆在裝飾華麗的堂屋中展開。庭院中的梅花早早地飄落著素白的花瓣,屋簷旁的柳樹開始變黃。精美的肴饌陳列在玉制的禮器上,美酒滿滿地盛在金制的酒器中。箏的聲音在高閣中廻響,歌聲的塵埃落在妓女的行列上。何必非要在西園的夜晚,才能空享明亮的月光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宴會的盛況,通過對庭院梅花和簷柳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氣息。詩中“八珍羅玉俎,九醞湛金觴”一句,不僅展示了宴蓆的豐盛,也躰現了宴會的奢華。後兩句“何必西園夜,空承明月光”則表達了詩人對宴會美好時光的珍惜,不必非要等到西園之夜,才能享受明月之光,此刻的宴會已是人間美景。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贊美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