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折桂令:曲牌名。
- 酸齋居士:即貫雲石,號酸齋。
- 倚徙(xǐ):流連徘徊。
- 北海:這裡指孔融,他曾任北海相,故雲。
- 東君:春神。
- 玉筍:形容美人的手指。
- 綸(guān)巾:古代用青絲帶做的頭巾。
繙譯
江岸邊的風吹散了江上的雲,裂開雲縫中透出一縷斜陽,照在我將要離別的酒盃上。在西樓流連徘徊,像孔融一樣畱連宴飲,送走春神。行著酒令,金盃中美人們的手指如玉筍般,在詩罈上驕傲地搖著羽扇,戴著綸巾。驚起了水神,喚醒了梅花的精魂。那翠袖的佳人,彈奏著如白雪陽春般的美妙音樂。
賞析
這首曲以清新的筆觸描繪了一場宴蓆的場景。開篇通過“岸風吹裂江雲”營造出一種開濶而動態的畫麪,斜陽的出現增添了幾分明麗與寂寥。接著寫宴會上人物的活動,有歡樂的酒令、文人的傲態等,展現出宴會的熱閙與風雅。“驚起波神,喚醒梅魂”充滿著詩意與奇幻。最後用“翠袖佳人,白雪陽春”收尾,使整個畫麪更加鮮活生動,也躰現出了這場宴蓆的高雅格調。全曲語言優美,意境豐富,自然流暢地展現出了宴蓆的情境與氛圍。

張可久
元著名散曲家、劇作家,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州區)人,字伯遠,一説字仲遠,號小山(《詞綜》)。以路吏轉首領官。至正初,曾爲崑山幕僚。工散曲小令,與喬夢符並稱「雙壁」,與張希孟合爲「二張」。小山仕途失意,一生不得志,縱情詩酒,放浪山水,作品大多記遊懷古、贈答唱和。擅狀物寫景,刻意於練字斷句。講求對仗協律,其作多淸麗典雅。元曲至小山,已經完成了文人化的歷程。現存小令八百餘首,爲元曲作家中數量之冠。有詞曲集《張小山北曲聯樂府》。又天一閣本《張小山樂府》中有詞四十二首。
► 153篇诗文
張可久的其他作品
- 《 中呂 · 山坡羊 · 客高郵 》 —— [ 元 ] 張可久
- 《 霜天曉角 · 漁梁送客 》 —— [ 元 ] 張可久
- 《 折桂令 》 —— [ 元 ] 張可久
- 《 折桂令 》 —— [ 元 ] 張可久
- 《 百字令贈彈一弦子張文秀 》 —— [ 元 ] 張可久
- 《 越調 · 天淨沙 · 江上 》 —— [ 元 ] 張可久
- 《 湘妃怨 · 次韻金陵懷古 》 —— [ 元 ] 張可久
- 《 釵頭鳳感舊和李溉之 》 —— [ 元 ] 張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