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思賦

倚高臺之曲隅,處幽僻之閒深。 望翔雲之悠悠,羌朗霽而夕陰。 顧秋華而零落,感歲莫而傷心。 觀躍魚於南沼,聆鳴鶴於北林。 搦素筆而慷慨,揚大雅之哀吟。 仰清風以嘆息,寄餘思於悲弦。 信有心而在遠,重登高以臨川。 何餘心之煩錯,寧翰墨之能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僻:幽靜偏僻 。(僻:pì)
  • :句首助詞,無實義 。
  • 朗霽:晴朗 。(霽:jì)
  • 夕陰:傍晚陰晦的氣象 。
  • 秋華:秋天的花卉 。
  • 歲莫:年末 。(莫:mù)
  • (nuò):握,持 。

翻譯

倚靠在高高的臺榭的彎曲角落,處於幽靜偏僻的深遠之處。 望着飄蕩的雲彩悠悠飄動,天空晴朗後傍晚又變得陰晦。 看到秋天的花朵紛紛凋零,感嘆歲月將盡而心中悲傷。 觀看南邊池沼中的魚兒跳躍,聆聽北邊樹林中仙鶴的鳴叫。 握着白色的筆心中感慨萬千,抒發高雅的悲哀吟詠。 仰對清風嘆息,將我的思緒寄託在悲傷的琴絃上。 確實心中的情思在遠方,再次登上高處面對河流。 爲何我的內心如此煩亂錯雜,難道是筆墨能夠傳達的嗎。

賞析

這首《幽思賦》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抒發了曹植內心深處的情感。詩中通過描繪高臺幽僻之景、秋華零落之象、魚躍鶴鳴之聲,烘托出一種憂傷、孤獨的氛圍。作者觸景生情,感嘆歲月的流逝,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悲哀。他以筆抒發情感,以弦寄託思緒,卻又覺得內心的煩亂複雜難以用筆墨完全表達。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表現了曹植高超的文學才華和細膩的情感世界。

曹植

曹植

曹植,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爲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後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爲“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 1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