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大夫秋胡戲妻 · 第二折

〔叨叨令〕你道是鸞凰則許鸞凰配,鴛鴦則許鴛鴦對,莊家做盡莊家勢。留着你那村裏鼓兒則向村裏擂。其實我便覷不上也波哥,其實我便覷不上也波哥。我道你有銅錢則不如抱着銅錢睡! 〔煞尾〕爹爹也,怎使這洞房花燭拖刀計[1]?(李雲)我這模樣,可也不醜。(正旦唱)我則罵你鬧市雲陽[2]吃劍賊!牛表牛筋[3]是你親戚,大戶鄉頭是你相識。哎!不曉事莊家甚官位?這時分俺男兒在那裏:他或是皁蓋雕輪繡幕圍,玉轡金鞍駿馬騎,兩行公人排列齊,水罐銀盆擺的直,鬥來大黃金肘後隨,箔來大元戎帥字旗。回想他親孃今年七十歲,早來到土長根生舊鄉地。恁時節母子夫妻得完備,我說你個驢馬村夫爲仇氣。那一個日頭兒知他是近的誰,狼虎般公人每拿下伊。我可也不道輕輕的便素放[4]了你。
拼音

注釋

[1].拖刀計:戰場上武將用計謀制敵的一種刀法。比喻引誘敵方上當的機謀、陰謀。 [2].雲陽:地名,在今陝西淳化西北。秦朝的宰相李斯被殺於此,後戲曲小說因以稱行刑的地方。 [3].牛表牛筋:對農村中惡少年的蔑稱。也作牛金牛表。 [4].素放:寬恕,釋放。也作索放。

賞析

秋胡戲妻是我國古代廣爲流傳的民間傳說。最早見於漢代劉向的《列女傳》,古樂府有《秋胡行》歌詠這個故事,唐五代時有《秋胡變文》,故事內容有所發展。石君寶則把這個故事搬上了雜劇舞臺。 魯國人秋胡與羅梅英結婚才一天,就被徵去當兵,一去十年,毫無音訊。梅英在家辛勤勞作,安貧守志,侍養婆婆。同村財主李大戶要想霸佔梅英,被梅英堅決拒絕。這時,秋胡因軍功升爲中大夫,得意榮歸。在路過自家桑園時,巧遇正在採桑的梅英,但他們已互不相識,秋胡上去調戲,遭到梅英痛罵。回家後梅英發現調戲自己的正是闊別多年的丈夫,就要和秋胡斷絕夫妻關係。後經婆婆以死求情,她只好作罷。 雜劇第二折寫羅梅英嚴拒李大戶逼婚的經過。財主李大戶想強佔梅英爲妻,梅英父親、破落財主羅大戶爲卸去債務,同意了他的無理要求。於是李大戶就以金錢勢利誘逼梅英,梅英當面給予峻拒,並痛斥了他的無恥手段。 〔叨叨令〕是羅梅英對李大戶的利誘的斥罵。李大戶帶着鼓樂隊企圖強行迎娶梅英,他恬不知恥地說自己與梅英正是鸞凰、鴛鴦相配。梅英面對李大戶及他的那些吹鼓手,用譏刺的口吻針鋒相對地痛斥:“你道是鸞凰則許鸞凰配,鴛鴦則許鴛鴦對,莊家做盡莊家勢。留着你那村裏鼓兒則向村兒擂。”李大戶計窮詞屈,只能以金錢作炫耀,梅英義正詞嚴地表示:“其實我便覷不上也波哥,其實我便覷不上也波哥。我道你有銅錢則不如抱着銅錢睡!”曲詞表現了梅英絕不可欺的人格與不爲金錢所動的骨氣,表現出她對有錢有勢的惡勢力的厭惡與蔑視,是本劇中梅英形象最爲光彩的一筆。 〔煞尾〕首句爲梅英斥責父親暗設機關,幫助李大戶的強婚計劃,使女兒陷於孤立絕望的困境。接着罵禍首李大戶是一個該千刀萬剮的賊子,並嘲笑他與流氓惡少爲親、與鄉下地主富戶爲友,就自認爲了不起。她以蔑視的口吻表示並不懼怕他們這股勢力。“這時分,俺男兒在那裏”以下一段是梅英以想象中威風的丈夫與“不曉事的莊家甚官位”作對比,這是明顯受樂府敘事詩《陌上桑》羅敷誇耀夫婿以拒婚的手法啓迪,然《陌上桑》委婉而俏皮,本曲則率直而憤慨。她誇耀自己從軍的丈夫是一個有能力成爲將帥的人物,不久就要來收拾李大戶這個惡人。這裏用對比手法充分表現了梅英愛憎分明的感情。她對李大戶這樣的惡勢力表示仇視與厭惡,並一定要懲罰他的罪行,決不寬恕;同時又表現了對自己丈夫的眷戀與信任。梅英這種堅貞不渝忠於秋胡的愛情,與以後秋胡薄情負義的行徑恰可形成強烈的對照,從而爲本劇的主要情節———梅英與秋胡的戲劇衝突巧妙地作一伏筆。 〔叨叨令〕和〔煞尾〕兩支曲子有力地表現出梅英忠貞如一、愛憎分明、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崇高品德和機敏果敢的抗爭精神。以後梅英與秋胡的堅決鬥爭正是這一性格發展之必然。這兩支曲子的共同特點是善用多句排比和鋪陳,展示了一種奔涌不息的氣勢。〔叨叨令〕的排比句把梅英斥退李大戶的決心鋪寫得十分堅決、徹底,猶如出閘之水,一往無前,決無反顧。〔煞尾〕中梅英想象丈夫威風的六句鋪排,則有力烘托了梅英俯視惡勢力的氣概,具有壓倒氣焰囂張的對手的作用。 〔叨叨令〕雖則讀來明白如話,不見雕飾,實則是精心守律之作,充分發揮了本曲韻律上固有的氣度。〔叨叨令〕定格共七句,首四句句式完全相同,有反覆詠歎、一氣貫通之感。五六兩疊句,重複吟唱,使前四句積成的語勢,在此處略一停頓和轉折,蘊蓄爲一種語勢的落差,然後在最後一句釋放出來,句式又與前四句完全相同,更增加了節奏起伏、氣勢不絕的感覺。〔叨叨令〕的這種曲格既可以產生迴環往復的纏綿之勢,也可以產生浪浪相推的奔涌之勢。《秋胡戲妻》中這支〔叨叨令〕屬於後者。如果劃出了襯字,就可以看出它完全合乎曲格:“(你道是)鸞凰則許鸞凰配,鴛鴦則許鴛鴦對,莊家做盡莊家勢。(留着你那)村裏(鼓兒)則向村裏擂(按,此爲拗句)。……(我道你有)銅錢(則不如)抱着銅錢睡!”此曲全部用排句,用字成句的樣式完全相同,有節奏反覆、一氣到底、勢不可擋的語感。從中可看出作者精心地利用了曲格的氣勢,並選擇去聲韻(配、對、勢、擂、睡),遂收決斷有力的效果。 本折的〔煞尾〕利用此曲格可多處反覆增句的自由度,採用“增句格”充分展開鋪寫,極力渲染了設想中秋胡的顯赫威勢,對想象中秋胡歸來嚴懲惡人的經過作了細緻鋪陳。寫來從容有度,氣勢非凡。

石君寶

平陽(今山西臨汾)人。生平事蹟不詳。以寫家庭、愛情劇見長。所作雜劇今知有十種。現存《秋胡戲妻》、《曲江池》、《紫雲亭》三種。《紫雲亭》一說爲戴善甫作。今人孫楷第《元曲家考略》考出石君寶爲女真族。姓石琖,名德玉,字君寶,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去世,享年八十五歲,可備一說。 ► 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