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相根碩
會稽剡縣民袁相、根碩二人獵,經深山重嶺甚多,見一羣山羊六七頭,逐之。經一石橋,甚狹而峻。羊去,根等亦隨渡,向絕崖。崖正赤,壁立,名曰赤城。上有水流下,廣狹如匹布。剡人謂之瀑布。羊徑有山穴如門,豁然而過。既入,內甚平敞,草木皆香。有一小屋,二女子住其中,年皆十五六,容色甚美,著青衣。一名瑩珠,一名□□。見二人至,欣然雲:“早望汝來。”遂爲室家。忽二女出行,雲復有得婿者,往慶之。曳履於絕巖上行,琅琅然。二人思歸,潛去歸路。二女追還已知,乃謂曰:“自可去。”乃以一腕囊與根等,語曰:“慎勿開也。”於是乃歸。後出行,家人開視其囊。囊如蓮花,一重去,一重複,至五蓋,中有小青鳥,飛去。根還知此,悵然而已。後根于田中耕,家依常餉之,見在田中不動,就視,但有殼如蟬蛻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會稽:古代郡名,今浙江紹興一帶。
- 剡縣:古縣名,屬會稽郡,今浙江嵊州一帶。
- 獵:打獵。
- 石橋:石頭建造的橋樑。
- 峻:高峻,陡峭。
- 赤城:山名,位於今浙江天台縣,以其山色赤紅而得名。
- 瀑布:從高處垂直落下的水簾。
- 穴如門:像門一樣的山洞。
- 豁然:開闊明亮的樣子。
- 室家:夫妻之家。
- 曳履:拖着鞋子走。
- 琅琅然:形容鞋聲清脆。
- 潛去:悄悄離開。
- 腕囊:手提的小袋子,用腕部繫帶。
- 蓋:此處指蓮花的花瓣,引申爲層疊。
- 蟬蛻:蟬脫下的外殼,比喻人的軀殼。
翻譯
會稽剡縣的兩個村民袁相和根碩一起去打獵,穿越了許多深山峻嶺。他們看到一羣六七隻的山羊,便追趕起來。經過一座狹窄而險峻的石橋後,山羊們穿過一個像門一樣的山洞,進入了一個名叫赤城的地方。那裏的岩石呈紅色,上面有水流直瀉而下,就像一塊布一樣寬廣,當地人稱之爲瀑布。山洞內部非常平坦寬敞,長滿了香氣四溢的花草樹木。那裏有一間小屋,住着兩個十五六歲的女孩,穿着青色的衣服,一個叫瑩珠,另一個名字沒提到。她們見到袁相和根碩很高興,說早就盼望着他們的到來,於是便接納了他們作爲家人。有一天,兩個女孩外出,說又有新郎進門,要去慶祝。她們在峭壁上輕快地行走,發出清脆的聲音。袁相和根碩想回家,就悄悄離開了。女孩們發現後,並沒有阻止,只是給了他們一個小袋子,囑咐不要打開。回家後,他們有一次打開了袋子,發現裏面像蓮花一樣層層疊疊,共有五層,中間有一隻小青鳥飛走了。根碩知道此事後,心中悵然。後來,他在田裏耕作,家人照常給他送飯,卻發現他在田裏一動不動,走近一看,只剩下像蟬蛻一樣的空殼。
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段神祕的山中奇遇,融合了田園生活與奇幻元素。袁相和根碩在山中偶遇美麗的仙女,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但最終不得不迴歸現實,留下的是無盡的惆悵。作者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自然景色,如赤城的險峻、瀑布的壯觀,以及仙女居所的寧靜美好,營造出一種仙境般的氛圍。同時,通過小袋子裏的蓮花和青鳥,寓言了生命的輪迴和變化,讓人感受到人生的短暫與虛幻。整首詩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展現出詩人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世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