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張雙赴西蜀夢(第四折)

〔正宮·端正好〕任劬勞,空生受,死魂兒有國難投!橫亡在三個賊臣手,無一個親人救。 〔滾繡球〕俺哥哥丹鳳之目,兄弟虎豹頭,中他人機彀,死的來不如個蝦蟹泥鰍!我也曾鞭及督郵,俺哥哥誅文丑,暗滅了車胄,虎牢關酣戰溫侯。咱人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壯志難酬! 〔倘秀才〕往常真戶尉見咱當胸叉手,今日見紙判官趨前退後,元來這做鬼的比陽人不自由!立在丹墀內,不由我淚交流,不見一班兒故友。 〔滾繡球〕那其間正暮秋,九月九,正是帝王的天壽。列丹墀宰相王侯,攘的我奉玉甌,進御酒,一齊山壽,官裏回言道臣宰千秋。往常擇滿宮綵女在階基下,今日駕一片愁雲在殿角頭,痛淚交流! 〔叨叨令〕碧粼粼綠水波紋皺,疏剌剌玉殿香風透。皁朝靴跐不響玻璃甃,白象笏打不響黃金獸。元來咱死了也麼哥,咱死了也麼哥!耳聽銀箭和更漏。 〔倘秀才〕官裏向龍牀上高聲問候,臣向燈影內恓惶頓首,躲避着君王,倒退着走。只管裏問緣由,歡容兒抖擻。 〔呆骨朵〕終是三十年交契懷着熟,咱心相愛志意相投。繞着二兄長根前,不離了小兄弟左右。一個是急颭颭雲間鳳,一個是威凜凜山中獸。昏慘慘風內燈,虛飄飄水上漚。 〔倘秀才〕官裏身軀在龍樓鳳樓,魂魄赴荊州閬州,爭知兩座磚城換做土丘!天曹不受,地府難收,無一個去就! 〔滾繡球〕官裏恨不休,怨不休,更怕俺不知你那勤厚,爲甚俺死魂兒全不相偢?敘故由,廝問候,想那說來的前咒,桃園中宰白馬烏牛。結交兄長存終始,俺伏侍君王不到頭,心緒悠悠! 〔三煞〕來日交諸葛將二愚男將引,叮嚀奏,兩行淚才那不斷頭。官裏緊緊的相留,怕不待慢慢的等候,怎禁那滴滴銅壺,點點更籌。久停久住,頻去頻來,添悶添愁!來時節玉蟾出東海,去時節殘月下西樓。 〔二〕相逐着古道狂風走,趕定長江雪浪流。痛哭悲涼,少添僝僽。拜辭了龍顏,苦度春秋。今番若不說,後過難來,千則千休!叮嚀說透,分明的報冤仇。 〔尾〕飽諳世事慵開口,會盡人間只點頭。火速的驅軍炫戈矛,駐馬向長江雪浪流。活拿住糜芳共糜竺,閬州里張達檻車內囚。杵尖上挑定四顆頭,腔子內血向成都鬧市裏流,強如與俺一千小盞黃封頭祭奠酒!
拼音
關漢卿

關漢卿

關漢卿,元代雜劇奠基人,元代戲劇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號已齋(一說名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其籍貫還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人等說,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爲他所作,無定論。 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他的散曲,內容豐富多彩,格調清新剛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爲人稱,被譽“曲聖”。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