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哀鴻: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
翻譯
有田有地的都是我的主人,無法無天的是爲了人民。在重慶當官的都是貪官污吏,而延安沒有一處不是美好如黃金般的。炸橋挖路是爲了團結,奪取土地爭奪城池是一種鬥爭。遍地都是哀苦無依流離失所的人和遍地的鮮血,這一切都只是緣於一個念頭那就是拯救蒼生百姓。
賞析
這首詩用鮮明的對比來凸顯兩種不同的情況。以辛辣的筆觸揭露了國民黨統治區的黑暗腐敗,與解放區的美好形成強烈對比。「炸橋挖路」表面看似破壞行爲,實則是爲了實現真正的團結和正義而進行的鬥爭。「遍地哀鴻遍地血」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苦難與人民的痛苦,而「無非一念救蒼生」則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爲人民謀幸福、爲民族謀復興的堅定信念與使命擔當,展現了偉大的革命情懷。此詩語言犀利,內涵深刻。

毛澤東
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詩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袖,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從1949年到1976年,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爲毛澤東思想。毛澤東被視爲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誌將他評爲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 106篇诗文
毛澤東的其他作品
- 《 七言詩 · 戲改李白《梁父吟》 》 —— [ 当代 ] 毛澤東
- 《 憶秦娥 · 婁山關 》 —— [ 当代 ] 毛澤東
- 《 水調歌頭 · 重上井岡山 》 —— [ 当代 ] 毛澤東
- 《 浣溪沙 · 和柳亞子先生 》 —— [ 当代 ] 毛澤東
- 《 七律二首 · 送瘟神 》 —— [ 当代 ] 毛澤東
- 《 滿江紅 · 和郭沫若同志 》 —— [ 当代 ] 毛澤東
- 《 七絕 · 仿陸放翁 》 —— [ 当代 ] 毛澤東
- 《 七絕 · 詠蛙 》 —— [ 当代 ] 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