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可憐:可愛。
- 風煙:風景、景色 。
- 招搖:逍遙自在。
- 欸乃(ǎi nǎi ):象聲詞,搖櫓的聲音。
翻譯
眼前的青草和白沙是那麼可愛,這才知曉南北兩方有着不同的風景。路途之中寂寞無聊,姑且講講鬼怪故事;在舟上逍遙自在,感覺自己都好像要羽化登仙。騎馬踏破天空殘留的雲朵,趕着去乘晚渡;鳥兒叼着落日緩緩飛下晴朗的平川。一聲搖櫓的欸乃聲響徹江村,此時暮色降臨,秋天的湖水與天邊相連,綠色一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旅途之中的所見所感。首聯通過「青草白沙」等意象,直接展現出旅途景色的可愛迷人,同時感慨南北風光的不同。頷聯「途中寂寞姑言鬼,舟上招搖意欲仙」,極爲生動地刻畫了自己在旅途中心境的轉換,寂寞時講鬼故事增添樂趣,逍遙於舟中又生出飄飄欲仙之感。頸聯「馬踏殘雲爭晚渡,鳥銜落日下晴川」對仗工整,描繪出一幅動態的畫面,「馬踏殘雲」「鳥銜落日」兩個場景極具表現力,畫面感十足,給人以視覺上的強烈衝擊,呈現出壯美且富有詩意的景象。尾聯以景結情,一聲欸乃打破寧靜,於江村暮色、秋色平湖之中,給人以悠長的回味,描繪出一幅色彩清新、意境開闊的秋景圖,營造出一種空靈、悠遠的氛圍,讓讀者深切感受到旅途之景的獨特魅力與詩人心中細膩的情感波動 。

蒲松齡
清山東淄川人,字留仙,號劍臣,又號柳泉,世稱聊齋先生。少時應試,爲學政施閏章所激賞,至康熙五十年始成貢生。久爲鄉村塾師,中間一度至寶應縣爲幕賓。博採傳聞,作小說《聊齋志異》,談狐說鬼,實對時弊多所抨擊。另有詩文集及俚曲,均以“聊齋”命名,另有其他著述。一說《醒世姻緣》亦出其手。
► 21篇诗文
蒲松齡的其他作品
- 《 聊齋誌異 · 卷一 ·偷桃 》 —— [ 清 ] 蒲松齡
- 《 聊齋誌異 · 卷六 · 山市 》 —— [ 清 ] 蒲松齡
- 《 聊齋誌異 · 卷五 · 罵鴨 》 —— [ 清 ] 蒲松齡
- 《 聊齋誌異 · 卷九 · 大鼠 》 —— [ 清 ] 蒲松齡
- 《 聊齋志異·羅剎海市 》 —— [ 清 ] 蒲松齡
- 《 浣溪沙 》 —— [ 清 ] 蒲松齡
- 《 聊齋志異 王六郎 》 —— [ 清 ] 蒲松齡
- 《 聊齋誌異 · 卷一 · 種梨 》 —— [ 清 ] 蒲松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