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陽符經

晦賾[1]之功,影響不真[2],清清之氣[3],樸樸[4]昏蒙。滾[5]符流影[6],寂截判魂[7],含華[8]歷運[9],氣[10]聚或奔。熯熯[11]火[12]盛,無底[13]無輪[14],騫暮[15]靈[16]晃,輝黑精[17]魂。血灌五體,神符火君[18];腦灌華液[19],胎[20]高輔真[21];邊闕[22]不動,神燥命門[23]。啖呼風雨[24],茫茫不作[25],類類[26]守根[27]。三變[28]一定[29],九變[30]極神[31],一初載日[32],二象月分[33],清靈合委[34],屣脫[35]勵真。潛心在志,遁跡幽門[36],格[37]孚[38]跳翳[39],盜禹轟輪[40]。帝運曆紀[41],陽符爲心,萬泰變業[42],劫劫[43]長存。
拼音

注釋

[1]晦賾(zé):指深奧難懂的學問。 [2]影響不真:像影子和回聲一樣不真實。作者認爲修行最有意義,故出此言。 [3]清清之氣:指魂氣,即人的心神。 [4]樸樸:昏蒙貌。 [5]滾:本意爲大水流貌,這裏指魂氣運行,即心思的流轉。 [6]流影:指變動不居的紛繁事物。 [7]寂截判魂:寂,指心神尚未被流影擾動時的狀態。截,指打斷“寂”的狀態。判,傷害。 [8]含華:含,隱藏;華,光彩。指心靈的光彩被矇蔽,與“樸樸昏蒙”意同。 [9]運:指事物的變動。 [10]氣:指魂氣。 [11]熯(hàn)熯:火盛貌。 [12]火:指魂氣。《說文》:魂,陽氣也。 [13]底:終止。 [14]輪:指輪迴。 [15]騫暮:騫,損壞。指照破黑暗,與“樸樸昏蒙”相對。 [16]靈:指魂氣。 [17]精:光明。 [18]火君:指心臟。心屬火,爲君主之官。 [19]華液:指魂氣。“華”是“含華”之“華”,“液”是“滾符”之“液”。 [20]胎:指魂氣。以其孕育在身中,故名。 [21]真:與“影響不真”相對,指修行之路。 [22]邊闕:即四邊之闕,指四肢。 [23]命門:即邊闕之門,指肩髖關節。 [24]啖(dàn)呼風雨:啖呼即呼吸,風雨指空氣。呼吸時要靜坐不動,將視聽凝聚於鼻端,才能“茫茫不作,類類守根”。 [25]作:指起念。 [26]類類:守根貌。 [27]根:指心神。 [28]三變:三爲虛數,三變指多次努力。 [29]一定:專一於定。定即靜坐呼吸之法。 [30]九變:三個三變,即多次一定。 [31]極神:將心神修煉到極致。 [32]一初載日:一,指一定。魂氣能“騫暮”“輝黑”,而凝在身中,所以叫“載日”。 [33]二象月分:二,指不一於定。月分即月缺,光明不能充滿,與“載日”相對。 [34]合委:委,曲盡。“胎高”“神燥”是心神在映照全身,即此“合”意。 [35]屣(xǐ)脫:棄之如敝履。指修行圓滿,不必再用功了。 [36]幽門:幽,深微。幽門,就是此經所載的修行法門。 [37]格:來到。 [38]孚:相當於“真”。 [39]翳(yì):遮蔽。與“樸樸昏蒙”意同。 [40]盜禹轟輪:盜,即暗中使用。禹的車正奚仲發明了車,所以說“禹轟輪”。修行之中,心神漸漸映照全身,如同有車運送,但這車卻無法察覺,所以叫“盜”。 [41]曆紀:曆法,即天地運行的規律。 [42]變業:指修行有成後,自己所造的業都將是清淨業,沒有業力糾纏。 [43]劫劫:天地一成一壞爲一劫。

混元陽符經。一篇。不著撰人,疑出於六朝。全篇僅一百四十餘字,皆四言韻文。

無名氏

南北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