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節高 · 題洞庭鹿角廟壁

· 盧摯
雨晴雲散,滿江明月。風微浪息,扁舟一葉。半夜心,三生夢,萬里別,悶倚篷窗睡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注釋

滿江明月:指滿湖明月。 半夜心:指子夜不眠生起的愁心。 三生夢:謂人的三生如夢。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來生。 些:少許,一會兒。 驟雨過後,天色初晴,烏雲散盡,滿江上都是一片明潔的月光。風平浪靜,一葉扁舟航行在浩淼的江上。夜深了,心裏卻很惆悵,想想人生如夢,親朋久別。胸中頓生煩悶,倚着篷窗,但願可以小睡片刻。

《節節高·題洞庭鹿角廟壁》是元成宗大德(1297—1307)年間,盧摯出任湖南嶺北道肅政廉訪使,赴任途中作出。鹿角,即鹿角鎮,在今湖南嶽陽南洞庭湖濱。 盧摯這次外放湖南,心情不是很愉快的,而從長江進入洞庭湖以後,又遇上了陰雨天氣,這樣更使詩人內心充滿了愁悶和煩躁。 此曲描繪雨晴雲散後月夜江景。一場雨剛剛止息,風也變小,雲也散去,只留下水洗過的潔淨天空,空氣也變得清新許多。而此時江平如鏡,映出一輪明月。在靜水江面的一隻小船上,離家萬里的遊子在這萬簌俱寂中進入了夢鄉。全曲以“萬里別”爲中心句,由望“明月”而引發思鄉之情,看到一葉“扁舟”更讓漂泊在外的作者在“半夜”裏“夢”到家鄉。全曲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境頗佳,引人入勝。
盧摯

盧摯

盧摯,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進士,任過廉訪使、翰林學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珠簾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僅存小令。著有《疏齋集》(已佚)《文心選訣》《文章宗旨》,傳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寫山林逸趣,有的寫詩酒生活,而較多的是“懷古”,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今人有《盧書齋集輯存》,《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