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百結袈裟:指袈裟破爛不堪,打了很多補丁。袈裟(jiā shā):僧人的法衣。
- 破唐帽:指帽子破舊,唐帽是古代的一種帽子。
- 子爲何物我爲誰:你是什麼人,我是誰。這裏表達了一種自我反思和對他人的疑問。
- 孰知:誰知道。
- 直鉤釣:比喻不圖名利,只求真理或精神上的滿足。
- 解出珊瑚海底枝:比喻從深奧難懂的事物中領悟出真理或智慧。珊瑚(shān hú):一種海洋生物,其骨骼形成珊瑚礁。
翻譯
我穿着打滿補丁的袈裟,戴着破舊的唐帽,你是什麼人,我又是誰? 誰知道我們都在用直鉤釣魚,只爲了領悟那深海中的珊瑚枝。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自己破舊的衣着,引出了對人生和自我身份的深刻反思。詩中的「百結袈裟破唐帽」形象地描繪了作者的貧困和樸素,而「子爲何物我爲誰」則表達了對自我存在的疑問。後兩句「孰知各有直鉤釣,解出珊瑚海底枝」則巧妙地運用比喻,表明作者追求的不是物質利益,而是精神上的滿足和真理的領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大衍易吟四十首 》 —— [ 元 ] 方回
- 《 次韻曹清父營生墳追和範石湖韻四首 》 —— [ 元 ] 方回
- 《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無十日晴之句去立夏無幾日愈雨足成五詩 》 —— [ 元 ] 方回
- 《 重至秀山售屋將歸十首 》 —— [ 元 ] 方回
- 《 嘆笑 》 —— [ 元 ] 方回
- 《 題吳山長文英野舟五首 》 —— [ 元 ] 方回
- 《 三月旦晚晴 》 —— [ 元 ] 方回
- 《 次韻送胡教諭炳文如金陵二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