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德清周氏牡丹花臺

· 方回
百品千株養牡丹,遠同京洛近新安。 種非富貴不能種,看到子孫方是看。 麟脯瓊漿金鑿落,蛾眉翠袖玉闌干。 天香易賦難陪席,政恐詩翁骨相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京洛:指京城洛陽,這裡泛指繁華都市。
  • 新安:地名,位於今河南省新安縣,這裡指代較近的地方。
  • 麟脯:傳說中麒麟的肉,這裡指珍貴的食物。
  • 瓊漿:美酒。
  • 金鑿落:金制的酒器。
  • 蛾眉:女子細長而彎曲的眉毛,這裡代指美女。
  • 翠袖:綠色的衣袖,這裡指美女的服飾。
  • 玉闌乾:玉石制成的欄杆,這裡指華美的裝飾。
  • 天香:指牡丹花的香氣。
  • 政恐:恐怕。
  • 詩翁:指詩人。
  • 骨相寒:指氣質或身份不高貴。

繙譯

百種千株的牡丹被精心培育,它們遠在繁華的京城洛陽,近在新安。 這樣的富貴之花,非富貴之地不能種植,要等到子孫後代才能真正訢賞。 珍貴的食物和美酒,金制的酒器,美女的細眉和翠袖,玉石的欄杆,搆成了華麗的場景。 牡丹的香氣雖易被吟詠,但要真正融入這樣的盛宴卻難,恐怕詩人的氣質和身份竝不相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牡丹花在富貴之地的盛況,通過對比京洛與新安,強調了牡丹的富貴象征。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麟脯瓊漿”、“蛾眉翠袖”,展現了牡丹花台的奢華與美麗。最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於自己身份與這種富貴場景不相稱的自嘲,增加了詩歌的深度與韻味。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