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殘歸思

· 方回
春殘江水匝江城,尚憶初來雪未晴。 果菜芳辛頻代謝,禽魚孕育各生成。 晝長獨坐拍棋子,夜靜不眠攲柝聲。 南望湘漓杳無耗,黟峯桐峴最關情。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ā):環繞。
  • 芳辛:指香辣的果菜。
  • 代謝:交替變化。
  • 孕育:指生物的繁殖和生長。
  • 拍棋子:指下棋。
  • 攲柝聲 (qī tuò shēng):指夜晚打更的聲音。
  • 湘漓:指湖南和廣西一帶。
  • 黟峰 (yī fēng):指黟縣的山峰,位於今安徽省黃山市。
  • 桐峴 (tóng xiàn):指桐廬和峴山,分別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和湖北省襄陽市。

繙譯

春天即將結束,江水環繞著整個城市,我還記得剛來時雪還未完全融化。香辣的果菜不斷更替,鳥魚們也在繁殖生長。白天漫長,我獨自坐著下棋;夜晚靜謐,我聽著打更聲難以入眠。曏南望去,湖南和廣西一帶的消息全無,黟縣的山峰和桐廬、峴山最讓我牽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即將結束時的景象,以及詩人對遠方故鄕的深深思唸。詩中,“春殘江水匝江城”一句,既展現了季節的更替,又通過江水的環繞象征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封閉。後文通過對果菜、禽魚的描繪,進一步以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來對比詩人內心的寂寞與不安。夜晚的棋聲和打更聲,更是加深了這種孤獨感。最後,詩人遙望南方,對湘漓、黟峰、桐峴的思唸,透露出濃濃的鄕愁,情感真摯動人。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