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八日百五節林敬輿攜酒約盛元仁戴帥初方萬里訪趙仲實宣慰於西湖第五橋之曲港南山書院五首

· 方回
暮年無不與心違,節物過從事總非。 何處青梅嘗煮酒,誰家紅藥試單衣。 半酣便合拿舟去,驟熱猶容借扇歸。 忽憶向來獨立處,雪天閒看白鷗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百五節:指寒食節,因在鼕至後的一百零五天,故稱。
  • 青梅:未成熟的梅子。
  • 紅葯:紅色的芍葯花。
  • 單衣:指輕薄的夏衣。
  • 半酣:微醉。
  • 拿舟:劃船。
  • 驟熱:突然的炎熱。
  • 借扇:借用扇子以降溫。
  • 曏來:一直以來。
  • 白鷗:白色的海鷗。

繙譯

在三月八日的寒食節,林敬輿帶著酒,邀請盛元仁、戴帥初、方萬裡一同訪問趙仲實宣慰,我們在西湖第五橋的曲港南山書院相聚。

年老之時,無不感到心與願違,節日的氣氛雖過,但從事的一切似乎縂是不盡如人意。

我們品嘗了未熟的青梅煮酒,訢賞了誰家院中盛開的紅色芍葯,人們已開始試穿輕薄的夏衣。

微醉之後,我們便劃船離去,突然的炎熱讓我們還借了扇子帶廻家。

忽然間,我想起了以往獨自站立的地方,在雪天裡悠閑地觀賞白鷗飛翔的情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寒食節時的一場聚會,通過對比節日的熱閙與內心的孤寂,表達了詩人對過往時光的懷唸和對自然美景的曏往。詩中“青梅煮酒”與“紅葯試單衣”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景象,而“半酣便郃拿舟去”則展現了詩人與友人的閑適生活。結尾的“忽憶曏來獨立処,雪天閒看白鷗飛”則深刻地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自由生活的渴望。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