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丙戌: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具體對應公曆哪一年需要根據歷史年表查詢。
- 南至:指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
- 臥厭:厭煩。
- 聒(guō):吵鬧。
- 晨興:早晨起牀。
- 雲氣:指天空中的雲彩和氣象。
- 眼眩:眼睛感到眩暈。
- 日華:太陽的光輝。
- 元無節:原本沒有固定的節日或儀式。
- 偃兵:停止戰爭。
- 承平:和平時期。
翻譯
厭煩了鄰居的吵鬧,早晨起牀看到晴朗的天空也感到高興。心裏知道天空的雲彩和氣象都很好,但太陽的光輝讓眼睛感到眩暈。我的事情原本沒有固定的節日,南方的戰爭暫時停止了。新打扮的小女孩們,誰還能記得過去的和平時期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寫冬至早晨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和對過去時光的懷念。詩中「臥厭鄰人聒,晨興亦喜晴」展現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渴望,而「心知雲氣好,眼眩日華明」則通過對比雲氣和日華,暗示了詩人內心的複雜感受。最後兩句「新妝小兒女,誰識舊承平」則深刻反映了時代變遷下人們對過去和平歲月的遺忘,透露出詩人對往昔的無限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