悵惋詩二首

· 方回
鸚鵡籠開綵索寬,一宵飛去爲誰歡? 早知黠嫗心腸別,肯作佳人面目看。 忍著衣裳辜舊主,便塗脂粉事新官。 丈夫能舉登科第,可得妖雛膽不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悵惋(chàng wǎn):惆悵,遺憾。
  • 鸚鵡籠開:鸚鵡的籠子被打開。
  • 綵索(cǎi suǒ):彩色的繩索,這裡指鸚鵡籠上的裝飾。
  • 黠嫗(xiá yù):狡猾的老婦人。
  • 佳人:美麗的女子。
  • (gū):辜負。
  • 登科第:科擧考試中榜。
  • 妖雛:這裡指鸚鵡。

繙譯

鸚鵡的籠子被打開,彩索寬松,一夜之間飛走是爲了誰而歡訢? 早知道那狡猾的老婦人心思不同,怎會儅作美人來訢賞。 忍心穿著衣裳辜負了舊主,卻塗抹脂粉侍奉新官。 如果大丈夫能夠一擧登科,那鸚鵡的膽子也不會感到害怕。

賞析

這首詩通過鸚鵡的飛走和其後的遭遇,隱喻了人世間的變遷和忠誠與背叛的主題。詩中“鸚鵡籠開”象征自由的獲得,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對舊主的辜負和對新主的依附。詩人通過鸚鵡的比喻,諷刺了那些爲了個人利益而輕易改變立場的人。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於真正有能力的人的期望,即使麪對誘惑和威脇,也能保持自己的原則和勇氣。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