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雨

· 方回
三月寒如臘,綿袍脫又添。 摘花誰過戶,觀雨獨垂簾。 伐病思奇劑,稽疑望吉占。 客懷悶良極,晴暖亦何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là):農曆十二月,這裏指寒冷的天氣。
  • 綿袍:棉袍,冬季穿的保暖衣物。
  • 垂簾:放下簾子,這裏指靜靜地觀察。
  • 伐病:治療疾病。
  • 稽疑:探究疑惑,尋求答案。
  • 吉占:吉祥的預兆。
  • 客懷:旅人的心情。
  • 悶良極:非常鬱悶。

翻譯

三月的寒意如同臘月一般,剛脫下的棉袍又得穿上。 誰會在這樣的天氣裏摘花過門,我獨自垂簾觀雨。 在治療疾病時總想着能有奇效的藥劑,探究疑惑時總希望得到吉祥的預兆。 旅人的心情實在是鬱悶至極,即便是晴暖的天氣,又有何嫌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三月的寒冷和旅人的孤寂心情。詩中通過對天氣的描寫,反映了旅人內心的鬱悶和對溫暖天氣的渴望。同時,詩人在治療疾病和探究疑惑時,表達了對吉祥預兆的期盼,體現了人在困境中對希望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旅人在寒冷和孤獨中的複雜情感。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