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枇杷(pí pá):一種水果,果實黃色,味甜。
- 衲衣:僧侶穿的補綴過的衣服。
- 爨童(cuàn tóng):燒火做飯的童僕。
- 鋤菜:用鋤頭翻土種菜。
- 飢雀:飢餓的麻雀。
- 湖海:泛指江湖或海外,這裏指遠離家鄉的地方。
- 定力:佛教用語,指堅定的意志力。
翻譯
梅子成熟,枇杷肥美,山中寒意逼人,僧侶們更需穿上厚重的衲衣。燒火做飯的童僕去田裏鋤菜,飢餓的麻雀飛進廚房覓食。從遙遠的江湖歸來,已是傍晚時分,親朋好友在亂世後所剩無幾。如果不能保持堅定的意志力,事事都會與心願相違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夏時節的山村景象,通過梅子、枇杷等自然元素,以及衲衣、爨童、飢雀等生活細節,展現了山中的寧靜與生活的艱辛。詩中「湖海歸來晚,親朋亂後稀」反映了亂世之後人們的孤獨與無奈。末句「可容無定力,事事與心違」則深刻表達了在動盪不安的時局中,人們內心的無力與掙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元代詩人方回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醉花陰 · 與詩堂納涼次宏載 》 —— [ 清 ] 吳綺
- 《 四月上浣日同寮約遊西湖十絕 》 —— [ 宋 ] 張鎡
- 《 馮庵移居穿虹濱以詩賀之是日四月八也 其三 》 —— [ 清 ] 林旭
- 《 閏四月夜草亭獨坐玩月 》 —— [ 宋 ] 鄭剛中
- 《 早夏出城書所見成篇 》 —— [ 宋 ] 宋祁
- 《 初夏同丁長孺吳玄谷姚公逺兄弟泛畫溪 》 —— [ 明 ] 趙世祿
- 《 滿江紅 初夏 》 —— [ 明 ] 王夫之
- 《 金縷曲 · 初夏即事十一疊前韻 》 —— [ 清 ] 葉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