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端午

· 方回
退休敢望賜宮衣,破篋重尋舊暑絺。 梅子黃時端午又,葵花紅處故園非。 畫符焉用元無病,標錦休爭但合歸。 賴有故人餉新煮,一杯草草勒魚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戊戌:中國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此處指詩作的年份。
  • 端午:中國傳統節日,農曆五月初五,又稱龍舟節。
  • 賜宮衣:指古代皇帝賜予官員的官服。
  • 破篋:破舊的箱子。
  • 暑絺:夏天穿的細葛布衣。
  • 梅子黃時:指梅子成熟變黃的季節,通常在端午前後。
  • 葵花紅處:葵花盛開的地方,此處可能指詩人的故鄉。
  • 故園非:故鄉已非往昔。
  • 畫符:古代一種迷信行爲,認爲畫符可以驅邪治病。
  • 元無病:原本沒有病。
  • 標錦:指華麗的服飾。
  • 但合歸:只應歸去。
  • :贈送。
  • 草草:簡單隨意。
  • 勒魚:一種烹飪方法,指用鹽等調料醃製魚。

翻譯

退休後不敢奢望能得到皇帝賜予的官服,只能從破舊的箱子中重新找出夏天穿的細葛布衣。梅子成熟變黃的時候,端午節又到了,葵花盛開的地方,我的故鄉已不再是往日的模樣。我不需要畫符來驅邪治病,因爲我原本就沒有病,也不需要爭奪華麗的服飾,只應歸去。幸好有老朋友贈送了新煮的食物,一杯簡單的酒和醃製得肥美的魚,足以慰藉我。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退休後的淡泊與懷舊之情。詩中通過對比端午時節的景象與故鄉的變化,抒發了對往昔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接受。詩人不追求物質的奢華,而是珍惜與故人的情誼和簡單的生活樂趣。整首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淡泊名利、珍視友情的人生態度。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