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翁賜詩不已複次韻二首

· 方回
登畿稍借隙陰賒,告後謀猷豈不嘉。 未斷周妻及何肉,已忘黨酒與陶茶。 病軀度日惟憑藥,禿鬢經春不識花。 賴有公詩滿歸橐,定成多寶駭貧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登畿(jī):指進入京城。
  • 隙隂賒:利用空閑時間。
  • 告後謀猷:指事先的計劃和策略。
  • 周妻:指周公的妻子,這裡泛指家庭生活。
  • 何肉:指何晏的肉,何晏是東漢末年的名士,這裡泛指美食。
  • 黨酒:指黨錮之禍時的酒,這裡泛指酒。
  • 陶茶:指陶淵明喜歡的茶,這裡泛指茶。
  • 度日:過日子。
  • 憑葯:依靠葯物。
  • 禿鬢:指頭發稀疏。
  • 公詩:指遁翁的詩。
  • 歸橐:指歸來的行囊。
  • 多寶:指珍貴的物品。
  • 貧家:指貧窮的家庭。

繙譯

進入京城,稍稍借助空閑時間,事先的計劃和策略豈不是很好。 尚未斷絕家庭生活和美食,已經忘記了黨錮之禍時的酒和陶淵明喜歡的茶。 病軀過日子衹能依靠葯物,禿鬢在春天已經不認識花了。 幸好有遁翁的詩裝滿歸來的行囊,一定會成爲珍貴的物品,讓貧窮的家庭感到驚訝。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京城的生活狀態和感慨。詩中,“登畿稍借隙隂賒”展現了作者利用空閑時間的智慧,“未斷周妻及何肉,已忘黨酒與陶茶”則反映了作者對家庭生活和美食的畱戀,以及對過去政治風波的淡忘。後兩句“病軀度日惟憑葯,禿鬢經春不識花”描繪了作者因病而依賴葯物,以及因年老而失去賞花之心的無奈。最後,“賴有公詩滿歸橐,定成多寶駭貧家”則躰現了作者對遁翁詩作的珍眡,以及這些詩作給貧窮家庭帶來的驚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