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許孝子

· 方回
聖善已雲遠,義方猶此親。 須嘗許止藥,未老竇郎椿。 竹院深牀穩,煙庖垢面塵。 曾參養曾皙,剩閱舞雩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聖善:指賢明的母親。
  • 義方:指教育子女的正道。
  • 許止藥:指許止,古代孝子,曾因不忍見母親病痛而嘗藥。
  • 竇郎椿:指竇燕山,古代孝子,傳說他因孝感動天,得仙人賜予椿樹,象徵長壽。
  • 竹院:指幽靜的庭院。
  • 煙庖:指廚房,煙火之地。
  • 垢面塵:形容面容不潔,滿是塵土。
  • 曾參養曾皙:曾參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稱,曾皙是其父,此句指曾參孝順其父。
  • 舞雩春:舞雩是古代求雨的祭祀,春指春天,此句意指曾參陪伴父親參與春天的祭祀活動。

翻譯

賢明的母親已經遠去,但教育子女的正道依然親近。 應當嘗試像許止那樣嘗藥,還未老去時像竇燕山那樣得到椿樹的祝福。 在幽靜的竹院中,牀榻安穩,廚房裏雖有煙火,卻也滿是塵垢。 曾參孝順他的父親曾皙,我曾目睹他們在春天參與舞雩的祭祀。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孝道的讚美和對過去孝子的懷念。詩中通過提及許止、竇燕山等古代孝子的典故,強調了孝順的重要性。同時,通過描繪竹院和煙庖的景象,展現了孝子在平凡生活中的堅守和奉獻。最後,以曾參養曾皙的典故,進一步強化了孝道的主題,展現了孝子與父親共同參與祭祀的溫馨場景。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