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峯述德詩
註釋
- 銀峯:指山峯,此處可能指某座山峯的名字。
- 戎馬:指軍隊或戰爭。
- 淮甸:淮河流域的平原地帶。
- 煙塵:戰亂的景象。
- 江湖:泛指民間或社會。
- 丘墟:廢墟,荒廢的地方。
- 番君祠:指某個異族或外國的神廟。
- 燬(huǐ):毀壞。
- 張相墓:指某個重要人物的墓地。
- 蕪:荒蕪,雜草叢生。
- 堀(kū):挖掘,此處指墓地被破壞。
- 豺與狐:比喻兇惡的人。
- 毒螫(shì):毒害。
- 犧牲:指祭祀用的牲畜。
- 玉帛:貴重的禮物,常用於外交場合。
- 跂踵(qí zhǒng):踮起腳跟,形容急切等待。
- 來蘇:指救星,拯救者。
- 兩屬:指同時屬於兩個主權。
- 瓜分:分割,劃分。
- 干戈:戰爭。
- 儲胥(chǔ xū):儲備,準備。
- 斬刈(yì):斬殺。
- 釁(xìn):爭端,衝突。
- 虞芮(yú ruì):古代的兩個國家,此處指代爭端。
- 蠻觸:比喻小衝突。
- 恃援:依賴援助。
- 福星:帶來好運的人。
- 婺渚(wù zhǔ):地名,可能指婺源。
- 凋瘵(diāo zhài):衰敗,困苦。
- 招攜:招撫,聯合。
- 寒谷:寒冷的山谷。
- 春陽:春天的陽光。
- 湓浦(pén pǔ):地名,可能指湓江。
- 宮亭:宮殿和亭臺。
- 涸轍魚:比喻處於困境中的人。
- 含垢:忍受屈辱。
- 廓洪度:寬廣的胸懷。
- 推誠:以誠相待。
- 戇愚(gàng yú):愚鈍,不聰明。
- 爪牙:比喻得力的助手。
- 應時需:適應時勢的需要。
- 春冰釋:比喻困難或危險解除。
- 水滌除:比喻清除乾淨。
- 鋒鏑(fēng dí):戰爭的武器。
- 瓜芋區:比喻和平的地方。
- 力耕:努力耕作。
- 賦需:賦稅的需求。
- 涉淵水:比喻困難重重。
- 濟川桴(fú):渡河的筏子,比喻幫助。
- 溝中瘠:比喻困苦的人。
- 忍死:忍受死亡的威脅。
- 公哺:公共的供養。
- 穹碑:高大的石碑。
- 偉績:偉大的功績。
- 螭首(chī shǒu):石碑上雕刻的龍形頭部。
- 龜趺(guī fū):石碑的基座。
- 方伯:古代官職,地方長官。
- 連帥:古代官職,軍事統帥。
翻譯
在淮河流域的平原上,戰爭爆發,煙塵瀰漫,江湖間一片混亂。銀峯下的萬家城邑,轉眼間變成了廢墟。異族的神廟已被毀壞,重要人物的墓地也已荒蕪。千年的英雄墓地,現在只能見到豺狼和狐狸。四周的國家紛紛前來問罪,毒害怎能消除?祭祀用的牲畜和貴重的禮物都已準備好,但誰能保護我們的人民,急切地等待着救星的到來。同時屬於兩個主權並非良策,分割也非好辦法。戰爭不斷,山谷間充滿了儲備。甘心與對方爲敵,互相斬殺越界。爭端如同古代的虞芮之爭,禍患豈能與小衝突相提並論。互相依賴援助,誰還會哀憐無辜。
幸運的是,福星降臨婺源,千騎駐紮在城中。威勢不僅在征伐之外,恩澤也覆蓋了衰敗困苦之餘。招撫聯合自有其道,不急也不緩。運籌帷幄,理應恢復,寒冷的山谷也會被春天的陽光溫暖。湓江的巢穴被摧毀,宮亭的根基被推翻。永遠告別西江的水,迴歸如同乾涸的車轍中的魚。忍受屈辱,展現寬廣的胸懷,以誠相待,開啓愚鈍的心靈。你的才能我將助你達到,勉勵你追求名譽。你的武力是我所依賴的,適應時勢的需要。困難如春冰般消融,冤屈如水般洗淨。父子再次見到天日,妻兒在室廬中歡笑。曾經是戰爭的地方,現在變成了和平的瓜芋區。開始羨慕人生的樂趣,努力耕作以滿足賦稅的需求。
就像涉過深水,你是我渡河的筏子。又如溝中的困苦者,忍受死亡的威脅等待公共的供養。如果沒有遇到你的賢能,這個縣城現在會怎樣呢?我想留下你的畫像,英姿照亮鄉里。高大的石碑銘刻着偉大的功績,龍形的頭部和龜形的基座。所展示的只是一鄉,所傳揚的只有道路。作詩頌揚你的德行,記錄真實,言辭不虛。子孫又子孫,歌頌不斷,永遠不變。地方長官和軍事統帥,都將你作爲榜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戰亂時期的悲慘景象,以及一位賢能的地方官員如何帶來和平與希望。詩中通過對比戰爭與和平,廢墟與重建,表達了對於和平的渴望和對英雄人物的讚美。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如「銀峯」、「煙塵」、「丘墟」等,生動地勾勒出戰亂的殘酷和重建的艱難。同時,通過對福星、威勢、恩澤的描繪,展現了賢能官員的偉大形象,以及他對人民生活的深遠影響。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和平與英雄的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