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魯齋登高山見寄

· 趙汸
山上元來更有山,梯雲拾級不辭艱。 五車合着煙霞外,三尺潺流水石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去作詩。
  • 魯齋: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梯雲:比喻攀登高山。
  • 拾級:逐級登堦。
  • 五車:指書,比喻學問。
  • 郃著:應該放在。
  • 菸霞:指山水景色。
  • 三尺:形容水流不寬。
  • 潺流:形容水流聲。

繙譯

山上原本還有更高的山峰,攀登時需要梯雲般一步步拾級而上,不畏艱難。 學問應該置於山水之外,而那三尺寬的潺潺流水,正輕輕流過水石之間。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攀登山峰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學問追求的看法。詩中“山上元來更有山”一句,既展現了山的高遠,也隱喻學問的無窮無盡。而“五車郃著菸霞外”則表明詩人認爲真正的學問不應侷限於山水之間,而應超越自然,追求更高層次的境界。最後,“三尺潺流水石間”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山間清泉,爲整首詩增添了一抹清新脫俗的意境。

趙汸

元明間徽州府休寧人,字子常。九江黃澤弟子,得六十四卦大義及《春秋》之學。後復從臨川虞集遊,獲聞吳澄之學。晚年隱居東山,讀書著述。洪武二年,與趙壎等被徵修《元史》,書成,辭歸,旋卒。學者稱東山先生。有《春秋集傳》、《東山存稿》、《左氏補註》等。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