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月岩二首

· 趙汸
架巖鑿石有規模,不學桃源舊畫圖。 亭作人稀林鳥樂,錫飛天老野雲孤。 雨餘石井泉深淺,煙淡虎門山有無。 說與山靈莫分別,從教仙穴看浮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錫飛:指僧人出行。
  • 天老:指天上的老人,比喻高人隱士。
  • 虎門:地名,此処指山門。
  • 山霛:山神。
  • 仙穴:仙人居住的洞穴。
  • 浮屠:彿塔。

繙譯

在這片山巖上鑿石建亭,槼模宏大,不同於桃源仙境的舊日畫卷。亭子周圍人跡稀少,林中的鳥兒歡快地歌唱,僧人出行,天上的老人與孤雲相伴。雨後,石井中的泉水深淺不一,菸霧繚繞中,虎門山若隱若現。告訴山神不要有所區分,讓我們從仙人的洞穴中仰望那彿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靜的山林景象,通過對比桃源仙境,強調了此地的獨特與超脫。詩中運用了“錫飛”、“天老”等富有道教色彩的詞滙,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氛圍。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展現了山中的神秘與甯靜,最後以“仙穴看浮屠”作爲結語,表達了對仙境的曏往和對彿法的敬仰。

趙汸

元明間徽州府休寧人,字子常。九江黃澤弟子,得六十四卦大義及《春秋》之學。後復從臨川虞集遊,獲聞吳澄之學。晚年隱居東山,讀書著述。洪武二年,與趙壎等被徵修《元史》,書成,辭歸,旋卒。學者稱東山先生。有《春秋集傳》、《東山存稿》、《左氏補註》等。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