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道院詩二十二首,並引

· 劉鶚
胸次寡塵慮,隨寓皆可樂。孰雲柴桑裏?不似麒麟閣。 雨餘草初生,風定花自落。榮辱今兩忘,遺經在牛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胸次:胸懷,心中。
  • :少。
  • 塵慮:世俗的憂慮。
  • :居住的地方。
  • 柴桑裏:地名,指隱居之地。
  • 麒麟閣:漢代閣名,內藏曆代記載功德的典籍,這裏比喻功名顯赫之地。
  • 雨餘:雨後。
  • 榮辱:榮耀與恥辱。
  • 遺經:留下的經典。
  • 牛角:比喻簡陋的居所。

翻譯

心中少有世俗的憂慮,無論身處何地都感到快樂。誰說隱居的柴桑裏,不如功名顯赫的麒麟閣呢?雨後初生的草,風停後自然落下的花。如今我已忘卻了榮耀與恥辱,留下的經典就藏在簡陋的居所裏。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超脫世俗、淡泊名利的心境。詩中,「胸次寡塵慮,隨寓皆可樂」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寧靜與自在,無論環境如何變化,都能保持樂觀的心態。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作者對榮辱的淡然態度,以及對簡樸生活的珍視。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元代詩人劉鶚的高潔情懷和超然境界。

劉鶚

元吉安永豐人,字楚奇。仁宗皇慶間薦授揚州學錄,歷翰林修撰,擢江州總管,升廣東副使,拜江西參政。守韶六年,後爲江西紅巾軍所破,被執死。爲文風骨高秀,學者稱浮雲先生。有《惟實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