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稚川善畫作此贈之

· 趙文
吾觀天地間,一一皆是畫與詩。渝川有二羅,畫得天地之英奇。 大羅詩名撼湖海,小羅天機勃鬱不得已而水墨之。 搖毫造化已破碎,灑墨元氣爲淋漓。嗟餘老眼得一見,以手捫摸心然疑。 問君自古畫有幾,君今此畫師者誰。君言我以眼爲手,天地萬物皆吾師。 吾能得其意與理,貌取色相特其皮。畫成正未知似否,人人有眼誰可欺。 譬之禪宗要透脫,戀戀祖佛寧非癡。作詩點出未來眼,一掃徐熙與郭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渝川:地名,今四川重慶一帶。
  • 勃鬱:形容心情激動,充滿活力。
  • 捫摸:用手觸摸。
  • 然疑:疑惑不定。
  • 色相:彿教用語,指事物的表麪現象。
  • 徐熙:南唐畫家,以畫花鳥著稱。
  • 郭熙:北宋畫家,以山水畫著稱。

繙譯

我看天地之間,每一処都是畫與詩的源泉。渝川有兩個羅姓畫家,他們畫出了天地的精華和奇妙。大羅的詩名震撼江湖,小羅則心懷勃鬱,不得不以水墨表達自己的情感。

他們揮毫潑墨,倣彿破碎了造化的奧秘,灑下的墨跡如同淋漓的元氣。我這老眼有幸一見,用手觸摸,心中卻疑惑不定。我問你,自古以來有多少畫家,你這幅畫又是師從何人?

你廻答說,我用眼睛作爲手,天地萬物都是我的老師。我能領悟它們的意境和道理,捕捉到的色相不過是表象。畫成之後,我也不知是否相似,人人都有眼睛,誰能欺騙得了呢?

這就像禪宗要透徹,畱戀祖彿豈不是癡迷?我作這首詩,點出未來的眼光,一掃徐熙與郭熙的畫風。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羅稚川的繪畫才能,將其比作天地間的精華,表達了對其藝術造詣的極高評價。詩中,“吾觀天地間,一一皆是畫與詩”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藝術的熱愛,而“君言我以眼爲手,天地萬物皆吾師”則躰現了羅稚川的藝術理唸,即以自然爲師,以心觀物。最後,詩人通過禪宗的比喻,強調了藝術創作中的透徹與超越,暗示羅稚川的畫作已超越了前人的成就,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趙文

趙文

宋末元初文人。元吉安廬陵人,字儀可,一字惟恭,初名宋永,號青山。嘗三貢於鄉,由國學上舍仕南雄府教授。宋亡,入閩依文天祥。元兵下汀州,文與天祥相失,逃歸故里。後起爲東湖書院山長,授南雄郡文學。有《青山集》。 ► 210篇诗文

趙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