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時畫太白泛舟小像

李白自號謫仙人,更得龍眠爲寫真。 一個青蓮初出水,千年金粟再來身。 胸中元氣詩如海,物外還丹酒借春。 一笑掀髯緣底事,桃花潭上見汪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謫仙人:被貶謫到人間的仙人,這裡指李白被認爲是天上的仙人下凡。
  • 龍眠:指李伯時,因其號“龍眠居士”。
  • 寫真:畫像。
  • 青蓮:指李白,因其號“青蓮居士”。
  • 金粟:彿教中指彿,這裡比喻李白如彿般超凡脫俗。
  • 再來身:再次降生。
  • 胸中元氣:內心深処的自然之氣。
  • 物外還丹:超脫塵世的仙丹,比喻李白的詩酒生活。
  • 酒借春:借酒消愁,享受春光。
  • 一笑掀髯:笑著捋須。
  • 桃花潭:地名,在今安徽省宣城市涇縣西南,李白曾在此地與汪倫相會。
  • 汪倫:李白的朋友,曾邀請李白到家中作客。

繙譯

李白自稱是被貶謫到人間的仙人,更幸運地得到了李伯時爲他繪制肖像。一幅畫中,青蓮居士初現水麪,倣彿是千年前的金粟如來再次降生。他胸中蘊含著如海的詩意,超脫塵世的仙丹便是他借酒消愁的春光。他笑著捋須,不知何事如此開心,直到在桃花潭上與汪倫相見,才明白其中的緣由。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李白的超凡脫俗和詩酒風流。通過“謫仙人”、“青蓮”、“金粟再來身”等意象,詩人描繪了李白的仙風道骨和非凡氣質。後兩句則通過“胸中元氣詩如海”和“物外還丹酒借春”表達了李白詩才橫溢和逍遙自在的生活態度。結尾的“一笑掀髯緣底事,桃花潭上見汪倫”則巧妙地以李白與汪倫的友情爲背景,增添了詩意和情感深度。

潘伯脩

伯脩,字省中,黃岩人。至正間,嘗三中省試。方谷珍亂,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從,遂死於難。應夢虎作詩吊之,有「嵇康未必輕鍾會,黃祖何曾愛禰衡」之句。今讀其詩,纏綿感慨,多出入於二李之間。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諸詩,則忠君愛國之心,固藹然溢於言外也。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