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六月臥病柔川呈地主五首

西界羣山半削成,平居悵望指高青。 銀河上水通三石,玉筍餘雲散五星。 曠歲移家方失路,連城帶甲此譚經。 不圖顛沛流離日,樹色溪光滿戶庭。
拼音 朗读

所属合集

#六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甲午六月:指某年的六月,甲午是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臥病:因病躺臥。
  • 柔川: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地主:此處指當地的主人或官員。
  • 悵望:惆悵地遠望。
  • 銀河:天河,銀河系。
  • 三石:地名或象徵性的數字,具體含義不詳。
  • 玉筍:比喻山峯。
  • 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也可能是指五星連珠的天文現象。
  • 曠歲:長時間。
  • 移家:搬家。
  • 失路:迷失方向。
  • 連城帶甲:形容城市防禦堅固,甲指鎧甲。
  • 譚經:談論經典,此處可能指討論學問或哲學。
  • 顛沛流離:形容生活困頓、四處流浪。
  • 樹色溪光:樹木的顏色和溪水的波光。

翻譯

在甲午年的六月,我因病躺在柔川,向當地的主人呈上五首詩。

西邊的羣山半邊被削平,我惆悵地遠望那高聳的青色山峯。 銀河之水似乎與三石相連,玉筍般的山峯後雲彩散開,五星隱現。 長時間搬家使我迷失了方向,連城帶甲的地方,我們在此討論經典。 沒想到在生活困頓、四處流浪的日子裏,樹色和溪光卻充滿了我的庭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病榻上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生活的感慨和對自然的讚美。詩中「西界羣山半削成」一句,既描繪了地貌的奇特,也隱喻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無奈。後文通過對銀河、山峯、星辰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宇宙的遐想和對知識的追求。最後,詩人以樹色溪光來對比自己的顛沛流離,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珍惜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生體驗。

潘伯脩

伯脩,字省中,黃岩人。至正間,嘗三中省試。方谷珍亂,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從,遂死於難。應夢虎作詩吊之,有「嵇康未必輕鍾會,黃祖何曾愛禰衡」之句。今讀其詩,纏綿感慨,多出入於二李之間。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諸詩,則忠君愛國之心,固藹然溢於言外也。 ► 39篇诗文

潘伯脩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