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 · 折桂令 · 題金山寺

長江浩浩西來,水面雲山,山上樓臺。山水相輝,樓臺相映,天地安排。 詩句就雲山動色,酒杯傾天地忘懷。醉眼睜開,遙望蓬萊:一半煙遮,一半雲埋。
拼音

所属合集

#長江

譯文

長江水浩浩蕩蕩一瀉千里的從西而來,到了鎮江附近,突然出現巍峨金山在江中突兀而起,山上樓臺更是奇觀。山和水相連着,樓臺相對着,真是天所安排。在這勝景中,要舉杯痛飲,乘興賦詩,連風雲煙霞好像也爲之變色,傾天地而忘懷。當從酣睡中睜開朦朧的眼睛時,只見眼前金山若隱若現,一些兒被雲霧籠罩,一半兒陷於煙霾之中,像是海上的蓬萊仙山。

注釋

折桂令:折桂令系曲牌名,屬北曲雙調,正格是六﹑四﹑四﹑四﹑四﹑四﹑七﹑七﹑四﹑四(十句),但是第五句以後可酌增四字句。或單用作小令,或用在雙調套曲內。 水面雲山:金山本在長江中(清末江沙淤積始與南岸相連),故云。雲山:形容山勢高峻,雲煙繚繞。 山上樓臺:金山寺的殿宇樓臺,依山而建,氣勢不凡。此句即指金山寺。 詩句成:詩句吟成。意含不大的功夫。 雲山動色:時轉雲移,景色改觀。 天地忘懷:忘記了天地之間的一切事物。 蓬萊: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此喻金山。 霾:本指由於大氣混濁使人看不清景況。也作淹埋之意。

金山寺在鎮江西北,作者在元文宗至順年間(1330—1332年)曾擔任鎮江府判一職,此曲大概寫於這期間遊金山寺後。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折桂令:曲牌名,屬北曲雙調。
  • 趙禹圭:元代散曲家。
  • 浩浩:形容水勢盛大。
  • 雲山:雲霧繚繞的山峯。
  • 相輝:相互映襯,顯得更加明亮。
  • 相映:相互映照。
  • 天地安排:自然界的巧妙佈局。
  • 詩句就雲山動色:詩句因爲雲山的景色而顯得生動。
  • 酒杯傾天地忘懷:飲酒至醉,忘卻塵世煩惱。
  • 蓬萊:神話中的仙島,常用來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 煙遮:被煙霧遮蔽。
  • 雲埋:被雲霧覆蓋。

翻譯

長江水勢浩大,從西邊洶涌而來,水面上雲霧繚繞的山峯,山峯上建有樓臺。山水相互映襯,樓臺也相互映照,這是大自然的巧妙佈局。

詩句因爲雲山的景色而顯得生動,飲酒至醉,忘卻塵世煩惱。睜開醉眼,遠遠望去,彷彿看到了神話中的蓬萊仙島,一半被煙霧遮蔽,一半被雲霧覆蓋。

賞析

這首作品以壯闊的長江爲背景,描繪了山水樓臺的美麗景色。通過「山水相輝,樓臺相映」的描繪,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統一。後句以飲酒忘懷塵世,遙望蓬萊的想象,表達了作者超脫塵世,嚮往仙境的情懷。整首曲子意境開闊,語言簡練,情感深沉,展現了元代散曲的獨特魅力。

趙禹圭

元汴梁人,字天錫。世祖至元間爲鎮江路行大司農司管勾。文宗至順元年累遷鎮江路判官,三年致仕。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