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氏棣華碑

· 趙汸
喬木凋零故國同,黃家兄弟最高風。 花間市隱如潘閬,湖上仙居近葛洪。 放鶴客稀棋局在,吹簫人遠石壇空。 棣華原上遺雙碣,西蜀文章宋兩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喬木:高大的樹木。
  • 凋零:指樹木枯萎、衰敗。
  • 故國:指故鄕或舊時的國家。
  • 市隱:指在城市中隱居。
  • 潘閬:宋代隱士,以隱居著稱。
  • 葛洪:東晉時期的道教學者,著名的鍊丹家。
  • 放鶴:指放養鶴鳥,常用來形容隱居生活。
  • 吹簫人遠:指吹簫的人已經遠去,比喻舊時的友人或景象已不複存在。
  • 石罈:石頭砌成的罈子,常用於宗教或祭祀活動。
  • 棣華:指棣棠花,這裡可能指墓地或紀唸碑。
  • 雙碣:兩塊石碑。
  • 西蜀:指四川地區。
  • 宋兩公:指宋代的兩位重要人物或文人。

繙譯

高大的樹木與舊時的國家一同衰敗,黃家的兄弟們擁有著最高的道德風範。 在繁華的花市中隱居,如同宋代的隱士潘閬,他們的居所靠近湖邊,倣彿接近了道教學者葛洪的仙境。 放養鶴鳥的客人稀少,棋侷依舊,而吹簫的人已經遠去,石罈空空如也。 在棣棠花盛開的原野上,畱下了兩塊石碑,記錄著西蜀地區的文章,以及宋代兩位文人的事跡。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黃家兄弟高尚品質的贊美,以及對他們隱居生活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懷唸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如“喬木凋零”與“黃家兄弟最高風”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黃家兄弟的高尚品格。同時,通過“放鶴客稀棋侷在,吹簫人遠石罈空”的描寫,傳達了時光流轉、人事已非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和對隱逸生活的憧憬。

趙汸

元明間徽州府休寧人,字子常。九江黃澤弟子,得六十四卦大義及《春秋》之學。後復從臨川虞集遊,獲聞吳澄之學。晚年隱居東山,讀書著述。洪武二年,與趙壎等被徵修《元史》,書成,辭歸,旋卒。學者稱東山先生。有《春秋集傳》、《東山存稿》、《左氏補註》等。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