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鬆
萬牛來丘山,大廈高崔嵬。
當年誰苦辛,遺此千歲材。
手持百松子,與之俱傾頹。
殷勤囑造物,爲護荒山隈。
今來見毫末,喜溢蒼煙堆。
十年望根立,百年排風雷。
自此千萬年,再見明堂開。
東家十年計,戢戢千頭栽。
豈不早有望,求此良悠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丘山:山丘,泛指山嶺。
- 崔嵬:高聳的樣子。
- 苦辛:辛苦,艱難。
- 造物:指大自然,自然界。
- 隈:山、水等彎曲的地方。
- 毫末:細小的東西,這裏指松樹的幼苗。
- 蒼煙:青色的煙霧,這裏指山間的霧氣。
- 排風雷:比喻松樹頑強地生長,抵抗風雨。
-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這裏比喻松樹長成後可以用來建造宏偉的宮殿。
- 戢戢:形容密集的樣子。
- 悠哉:悠閒自在的樣子。
翻譯
萬頭牛從山丘上下來,大廈高聳入雲。 當年是誰辛苦勞作,留下了這千年的木材。 我手持着百顆松樹的種子,與它們一同傾倒。 我殷勤地囑咐大自然,請保護這荒山的角落。 如今看到這些細小的鬆苗,心中充滿了喜悅。 十年期盼它們紮根,百年間它們將抵抗風雨成長。 從此以後千萬年,再次見到宏偉的宮殿開啓。 東邊的鄰居十年規劃,密集地栽種了千棵樹。 難道不是早早有所期待,但求這過程悠閒自在。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種植松樹的過程,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時間的深刻感悟。詩中,「萬牛來丘山,大廈高崔嵬」描繪了壯觀的景象,而「當年誰苦辛,遺此千歲材」則反思了前人的辛勤與貢獻。通過「殷勤囑造物,爲護荒山隈」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與保護之心。最後,「東家十年計,戢戢千頭栽」與「豈不早有望,求此良悠哉」對比了急功近利與悠然自得的不同生活態度,體現了作者對長遠規劃和自然生長的讚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