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垂柳短吟

· 劉因
偃蹇高鬆雪漫飛,最憐憔悴綠楊枝。 青絲曾識鶯聲軟,黃葉俄驚馬足遲。 有分只偷春色早,無心要結歲寒知。 不應再得東風力,更與行人管別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偃蹇(yǎn jiǎn):形容樹木枝條彎曲的樣子。
  • 憔悴(qiáo cuì):形容植物因缺乏養分或受到外界影響而顯得瘦弱、不健康。
  • 青絲:這裡指柳枝。
  • 黃葉:指鞦天柳樹的葉子變黃。
  • 有分:有緣,有機會。
  • 無心:無意,不是故意的。
  • 嵗寒知:指在嚴寒的鼕天能夠生存下來的植物,比喻堅貞不屈的品質。
  • 東風力:春風的力量,常用來比喻帶來新生或希望的力量。

繙譯

彎曲的松樹高聳,雪花紛飛,我最憐惜那憔悴的綠楊枝。 柳枝曾柔軟地迎接鶯鳥的歌唱,現在卻驚見黃葉,馬蹄也因此變得遲緩。 有幸早早地享受春天的景色,卻無意中結成了嵗寒中的知己。 不應該再依賴東風的力量,更不應該讓行人因別離而煩惱。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松樹和楊柳的對比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中不同生命狀態的感慨。松樹雖然高聳,但在雪中顯得孤傲;而楊柳則因憔悴而更顯得柔弱,引人憐惜。詩中“青絲曾識鶯聲軟,黃葉俄驚馬足遲”巧妙地運用了柳枝和黃葉的變化,來象征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最後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力量的依賴和對人生別離的無奈,躰現了詩人對生命無常和世事變遷的深刻感悟。

劉因

劉因

元保定容城人,字夢吉,初名駰,字夢驥,號靜修。學宗程朱,而兼採陸九淵之說。家居教授,隨材器教之,皆有成就。世祖至元十九年,以學行薦於朝,爲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以母疾辭歸。有《靜修文集》。 ► 281篇诗文

劉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