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楊補之梅

· 劉詵
補之之梅不易作,況乃藏自澹翁閣。澹翁千載忠,補之一世雄。 元氣擘裂乾坤冬,開卷灑然見二公。孤山之月羅浮風,淡雲萬古吹不融。 黑埃黯慘翠羽失,小窗滉瀁重湖東。塵心蕭蕭淡若水,臥看青天露如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補之:指楊補之,宋代畫家,擅長畫梅。
  • 澹翁:指宋代文人陸遊,號澹翁。
  • 元氣:指天地自然之大氣。
  • 擘裂:分開,裂開。
  • 乾坤:天地。
  • 孤山:杭州西湖的一座山,以梅花聞名。
  • 羅浮:山名,在今廣東,也以梅花著稱。
  • 滉瀁:形容水波蕩漾。
  • 重湖:指西湖。
  • 蕭蕭:形容心情淡泊。

繙譯

楊補之的梅花畫作難以模倣,更何況是藏在陸遊的閣樓中。陸遊是千年的忠臣,楊補之是儅代的畫罈巨匠。天地間的元氣裂開了鼕日的寒冷,打開畫卷便能看到兩位大家的風採。孤山的月光與羅浮山的風,淡淡的雲彩萬古不融。暗淡的塵埃使翠鳥失色,小窗外的湖水波光粼粼,如同東邊的重湖。塵世的煩惱像水一樣淡泊,躺著仰望青天,露水如洗。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楊補之的梅花畫作及其藏於陸遊閣樓的歷史價值。詩中通過對比兩位歷史人物的偉大,展現了畫作的藝術魅力和歷史意義。同時,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塵世的超然態度和對自然美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藝術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