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歌送攸州武寬則再入京

· 劉詵
洞庭瀰漫萬水會,衡山突兀千仞外。青天偃蹇浸其尾,白日跳丸出其背。 地維窪坼波濤高,元氣淋漓雷雨䨴。其間人物多豪英,山爲襟裳湖作佩。 武君講書河西府,貔貅動容熊虎拜。玉京羣仙迎笑談,夢斷依稀廣寒界。 始知十二宮中玉李奔,馬周富貴不繫常將軍。武君常纔有如此,秋風彈琴望天閽。 琅玕五色騎青鵷,嗚呼,衡山之高,何不拔在居庸脊,洞庭之大,安得上接黑水渾,坐令武君官爵高大難比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瀰漫 (mí màn):彌漫,遍佈。
  • 突兀 (tū wù):高聳突出。
  • 偃蹇 (yǎn jiǎn):高聳。
  • 跳丸 (tiào wán):比喻日月的運行,如跳動的彈丸。
  • 地維 (dì wéi):地的四角,古代神話中指地的固定點。
  • 窪坼 (wā chè):凹陷和裂開。
  • 元氣 (yuán qì):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
  • 淋漓 (lín lí):形容充盛或盡興的樣子。
  • (duì):雲氣。
  • 襟裳 (jīn cháng):衣襟和衣裳,比喻山川環繞。
  • 貔貅 (pí xiū):古代傳說中的猛獸,比喻勇猛的軍隊。
  • 動容 (dòng róng):內心有所感動而表現於麪容。
  • 熊虎 (xióng hǔ):比喻勇猛的武士。
  • 玉京 (yù jīng):指帝都。
  • 廣寒界 (guǎng hán jiè):月宮的別稱。
  • 十二宮 (shí èr gōng):古代天文學中的十二星次。
  • 玉李 (yù lǐ):玉制的李子,比喻珍貴。
  • 馬周 (mǎ zhōu):人名,此処可能指某位歷史人物。
  • 天閽 (tiān hūn):天宮的門。
  • 瑯玕 (láng gān):美玉。
  • 騎青鵷 (qí qīng yuān):騎著青色的鳳凰。
  • 居庸 (jū yōng):山名,位於北京西北。
  • 黑水 (hēi shuǐ):古代傳說中的水名。

繙譯

洞庭湖水彌漫,萬水滙聚,衡山高聳於千仞之外。青天高聳,似乎浸入了湖的尾耑,白日如跳動的彈丸,從山背陞起。 地的四角凹陷裂開,波濤洶湧,天地間的元氣充盈,雷雨如雲氣般密集。這裡的人物多爲英豪,山川環繞如衣襟和珮飾。 武君在河西府講學,勇猛的軍隊感動得如熊虎般拜服。玉京的群仙迎接,談笑風生,夢斷後依稀記得廣寒月宮的景象。 才知道十二星次中的玉李奔走,馬周的富貴不是常人所能比擬的。武君的才華如此出衆,鞦風中彈琴,望著天宮的門。 美玉五色,騎著青色的鳳凰,哎呀,衡山之高,爲何不拔起在居庸山的脊梁上,洞庭之大,怎能不與黑水相連,坐看武君的官爵高大難以比擬。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洞庭湖與衡山的壯麗景色,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自然的宏偉與神秘。詩中,“洞庭瀰漫萬水會,衡山突兀千仞外”等句,以誇張的手法勾勒出山水的雄偉,同時通過對武君的贊美,表達了對英才的敬仰和對理想的追求。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和人文的贊美之情。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