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馬歌和蕭養吾
天門龍駒來貳師,朝燕暮越千里姿。
折旋蟻封乃不可,彼固信美非吾宜。
江南二月秧事急,水田千畝肩雁隨。
壁間木馬忽湔沸,歘若起廢逢明時。
背輕腹滑騎不蹶,昂昂首尻過高犁。
方畦曲畎翠分路,意會規矩無差池。
平生芻豆了不願,獨以筋力充人飢。
驪黃不形牝牡混,踶齧俱泯兒童嬉。
東家少年輕稼穡,千金市駿窮所之。
看花九州誇疾走,世路險遠難爲期。
不如田家水土熟,與汝老大長相知。
借汝襏襫覆塵坌,錦韉青絡非汝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秧馬:古代用於插秧的農具,形似馬,用於在水田中移動。
- 貳師:指副將或副官。
- 朝燕暮越:形容速度極快,早上在燕地,晚上已到越地。
- 折旋蟻封:比喻小巧靈活。
- 壁間木馬:指壁畫或雕刻中的木馬。
- 湔沸:形容水沸騰的樣子,這裏比喻木馬彷彿活了過來。
- 歘若:形容迅速。
- 起廢:指廢墟或廢棄之物重新被利用。
- 方畦曲畎:指田地的形狀,方形的畦和彎曲的溝。
- 差池:差錯。
- 芻豆:指餵馬的草料。
- 驪黃:指馬的顏色,驪爲黑色,黃爲黃色。
- 牝牡:指雌雄。
- 踶齧:踢咬,指馬的動作。
- 襏襫:古代農夫穿的蓑衣。
- 塵坌:塵埃。
- 錦韉青絡:指華麗的馬鞍和繮繩。
翻譯
天門來的龍駒是貳師的坐騎,朝在燕地暮已至越,展現出千里之姿。 它在蟻封般的小巧之地折旋卻難以自如,那雖美卻非我所需。 江南二月,插秧工作急迫,水田千畝,人們如雁陣般跟隨。 壁畫中的木馬突然彷彿沸騰起來,迅速如廢墟中重生的明時。 背輕腹滑,騎乘不顛簸,昂首高過犁頭。 方形的畦和彎曲的溝,翠色分路,意會規矩無差錯。 平生不願只吃草料,獨以筋力充飢。 馬的顏色和性別不顯,踢咬的動作消失,兒童嬉戲。 東家少年輕視農耕,千金買駿馬,窮盡所至。 看花九州,誇耀疾走,世路險遠,難以預期。 不如田家水土熟悉,與你這老大長久相知。 借你蓑衣覆蓋塵埃,華麗的馬鞍和繮繩非你所思。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秧馬的形象,描繪了江南春耕的景象,並藉此表達了對農耕生活的讚美和對浮華世界的批判。詩中「秧馬」象徵着勤勞和樸實,與「貳師」的龍駒形成對比,強調了實用性與虛榮的差異。通過對秧馬的生動描繪,詩人傳達了對簡單生活的嚮往和對農耕文化的尊重。同時,詩中的「東家少年」與「田家」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對勤勞樸實生活的肯定。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農耕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獨特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