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雀硯
老瞞智計籠天下,歌舞未終銅雀夜。
可憐用破一生心,不及當時臺上瓦。
屑金作瓦費精神,那知身後旋成塵。
流傳千百僅一二,付與所不知何人。
快閣仙人諛墓得,品題更費東坡墨。
研磨辛苦政未休,憐爾何年返真宅。
摩挲歲月白髮生,建安七子俱彫零。
安得春醪三萬斛,醉來快寫短歌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老瞞:指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
- 銅雀:指銅雀台,曹操所建,用於歌舞娛樂。
- 屑金:碎金,比喻珍貴之物。
- 快閣:指收藏或展示文物的閣樓。
- 諛墓:指墓志銘,通常含有對死者的贊美之詞。
- 東坡:囌軾,號東坡居士,宋代文學家、書畫家。
- 研磨:指磨墨,準備書寫。
- 真宅:指人的最終歸宿,即墳墓。
- 摩挲:輕輕撫摸。
- 建安七子:指東漢末年建安時期的七位文學家,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乾、阮瑀、應瑒、劉楨。
- 彫零:凋零,指人去世。
- 春醪:春天釀制的美酒。
- 短歌行:古樂府詩題,曹操曾作《短歌行》。
繙譯
曹操智謀籠罩天下,歌舞未盡銅雀台夜已深。 可憐他一生心血耗盡,最終不如台上的瓦片。 用碎金制成瓦片耗費心神,哪知死後一切都成塵土。 流傳下來的衹有千分之一二,給了不知名的後人。 快閣中的仙人贊美墓志銘,還需東坡的墨寶來增色。 研磨墨水辛苦未停,可憐這硯台何時能歸真宅。 輕輕撫摸嵗月催人老,建安七子都已凋零。 真希望有春醪三萬斛,醉後快寫《短歌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曹操銅雀台的描繪,表達了對歷史滄桑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老瞞智計籠天下”一句,既是對曹操智謀的肯定,也暗含對其一生功名的反思。後文通過對銅雀台瓦片和曹操一生心血的對比,以及對流傳後世的思考,進一步深化了這種感慨。最後,詩人借酒消愁,希望能醉後寫下《短歌行》,表達了對逝去英雄的緬懷和對人生短暫的哀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