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官浙西

· 劉因
江海十年幾戰酣,劫灰飛盡到耕蠶。 亂翻文物想猶在,彫弊徵科恐未堪。 眼底興亡即今古,胸中形勝欠東南。 因君漸有扁舟興,佇待清風洗瘴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劫灰:佛教用語,指劫火的餘灰。
  • 彫弊:衰敗,困苦。
  • 徵科:徵收賦稅。
  • 形勝:地理形勢優越。
  • 瘴嵐:瘴氣,熱帶或亞熱帶山林中的溼熱空氣,古人認爲是瘴癘的病源。

翻譯

江海之間,十年來戰事頻繁,彷彿劫火的餘灰飛盡後,人們又開始耕種養蠶。儘管戰亂中文物可能尚存,但國家的財政徵收恐怕已難以承受。眼前的興亡變遷,見證了古今的更迭,而我心中所缺的,是東南那片地理形勢優越之地。因爲你的緣故,我漸漸有了乘舟遠行的興致,期待着清風能夠洗滌那裏的瘴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後的景象,以及對未來的期待。詩中「江海十年幾戰酣」一句,既表達了戰事的頻繁,也暗示了時間的流逝。而「劫灰飛盡到耕蠶」則進一步以劫後的重生,象徵着人們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後兩句通過對文物和徵科的擔憂,反映了戰亂對文化和社會經濟的破壞。最後,詩人通過對東南形勝的嚮往和乘舟遠行的憧憬,表達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悟和對未來的美好願景。

劉因

劉因

元保定容城人,字夢吉,初名駰,字夢驥,號靜修。學宗程朱,而兼採陸九淵之說。家居教授,隨材器教之,皆有成就。世祖至元十九年,以學行薦於朝,爲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以母疾辭歸。有《靜修文集》。 ► 281篇诗文

劉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