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春

活計安閒,日日風月爲真宰。心無掛。靜聽猿啼,似訴無生話。 一味清涼,眼底無纖芥。光明大。內外輝輝,如託虛空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活計:生計,這裏指日常生活。
  • 風月:指自然風景和美好時光。
  • 真宰:真正的支配者,這裏指自然規律或宇宙的本質。
  • 無掛:沒有牽掛,心無雜念。
  • 猿啼:猿猴的叫聲。
  • 無生話:指佛教中的「無生」概念,即超越生死輪迴的境界。
  • 一味:一直,總是。
  • 清涼:清爽,沒有煩惱。
  • 纖芥:微小的煩惱或雜念。
  • 光明大:非常明亮,光明無限。
  • 內外輝輝:內外都充滿光輝。
  • 虛空界:佛教用語,指無邊無際的空間,比喻心境的廣闊無垠。

翻譯

我的生活寧靜而閒適,每天與自然的風月爲伴,它們彷彿是真正的支配者。心中沒有牽掛,靜靜地聽着猿猴的啼叫,那聲音似乎在訴說着超越生死的哲理。

我的心靈總是感到清爽,沒有任何微小的煩惱。眼前是一片光明無限,內外都充滿了光輝,彷彿置身於無邊無際的虛空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種超脫世俗、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想生活狀態。通過「風月爲真宰」、「心無掛」等表達,體現了作者追求心靈自由和精神解放的境界。詩中的「猿啼」和「無生話」寓意深遠,暗示了作者對生命本質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清涼、光明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劉志淵

金道士。萬泉人,字海南,號元衝子。童時不作嬉戲,事親至孝。慕仙學道,後遇長春真人丘處機於棲遊庵。金末兵亂,避於綿山。卒年七十九。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