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興

· 楊載
門前高柳綠紛紛,戀靄留煙晝不分。 雨砌芳菲晴後見,風窗言語靜中聞。 桐花可作鳳凰食,竹葉還成虎豹文。 但使此心無外慕,卜居何用絕人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戀靄留煙:指霧氣繚繞,彷彿留戀不去。靄(ǎi):輕霧。
  • 雨砌芳菲:雨後的臺階上,花草顯得更加鮮豔。砌(qì):臺階。
  • 風窗言語:風穿過窗戶,彷彿在訴說着什麼。
  • 桐花可作鳳凰食:桐花是傳說中鳳凰的食物,象徵着高貴與純潔。
  • 卜居:選擇居住的地方。

翻譯

門前高大的柳樹綠葉紛繁,霧氣繚繞,白晝時分也顯得朦朧不清。 雨後的臺階上,花草在晴朗後更顯鮮豔,風穿過窗戶,在靜謐中彷彿訴說着什麼。 桐花是鳳凰的美食,竹葉的紋理如同虎豹的斑紋。 只要心中沒有對外界的貪戀,選擇居住的地方又何必遠離人羣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自然的景象,通過門前柳樹、霧氣、雨後花草等元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嚮往。詩中「桐花可作鳳凰食,竹葉還成虎豹文」運用了象徵手法,表達了詩人對高貴與純潔的追求。結尾「但使此心無外慕,卜居何用絕人羣」則體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內心平靜的生活態度。

楊載

楊載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楊載先祖楊建爲浦城人,父楊潛,南宋諸生。楊載生於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喪父,徙居杭州,博涉羣書,趙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戶部賈國英數薦於朝,以布衣召爲國史院編修官,與修《武宗實錄》。調管領系官海船萬戶府照磨,兼提控案牘。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復科舉,登進士第,授饒州路同知浮梁州事,遷儒林郎,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歲。載以文名,自成一家,詩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楊仲弘詩》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