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卓錫:僧人出行時所用的錫杖。
- 道人:指僧人。
- 路絕巖頭:道路在懸崖盡頭斷絕,形容山路險峻。
- 海上潮來:海邊的潮水涌來。
- 洞中雲出:山洞中的雲霧涌出。
- 雨潺潺:形容雨聲連綿不斷。
- 鬆楠:松樹和楠木,常綠高大樹木。
- 參天:高聳入雲。
- 苔蘚旁行:苔蘚在旁邊生長。
- 匝地斑:遍地都是斑駁的痕跡。
- 藉甚:依賴,依靠。
- 蒙法施:受到佛法的影響和恩澤。
- 流水注蒼灣:流水注入深邃的海灣。
翻譯
僧人持杖立於名山之巔,山路險峻至懸崖盡頭難以攀登。 海邊的潮水涌來,風勢浩大;山洞中的雲霧涌出,雨聲連綿。 松樹和楠木直立高聳入雲,碧綠一片;苔蘚在旁邊生長,遍地斑駁。 依賴於後人的佛法恩澤,如同流水注入深邃的海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僧人在名山中的景象,通過自然景觀的壯麗與險峻,表達了僧人對佛法的依賴和對後人的期望。詩中「海上潮來風浩浩,洞中雲出雨潺潺」描繪了山海之間的壯闊景象,而「鬆楠直起參天碧,苔蘚旁行匝地斑」則展現了山中的靜謐與生機。最後兩句「藉甚後人蒙法施,有如流水注蒼灣」寓意深遠,表達了僧人對佛法傳承的重視和對後人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