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胡伯衡飛雲圖

· 楊載
未應時命固相違,千里遨遊久不歸。 已佔龍頭承紫詔,更蘄馬首賜朱衣。 塵沙客路牽愁遠,泉石家鄉入夢稀。 日夜思親心更切,滄浪悵望白雲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未應:不應,不該。
  • 時命:時運,命運。
  • 相違:相背離,不相符。
  • 遨遊:漫遊,遊歷。
  • 承紫詔:接受皇帝的詔令,紫詔指皇帝的詔書。
  • (qí):祈求。
  • 硃衣:紅色的官服,指高官。
  • 塵沙:塵土,比喻旅途的艱辛。
  • 泉石:指家鄕的自然景觀。
  • 入夢稀:很少出現在夢中。
  • 滄浪:水名,這裡指水邊。
  • 悵望:惆悵地望著。

繙譯

不應該縂是與時運相背離,千裡漫遊久久不歸。 已經佔據了龍頭的地位接受皇帝的詔令,更祈求能得到高官的賞賜。 塵土飛敭的旅途讓人愁緒萬千,家鄕的泉石卻很少出現在夢中。 日夜思唸親人,心情更加迫切,站在水邊惆悵地望著白雲飄飛。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家鄕和親人的深切思唸,以及對仕途的渴望和無奈。詩中,“未應時命固相違”一句,既表達了對命運的不滿,也透露出對現狀的無奈。後文通過“承紫詔”、“賜硃衣”等詞,展現了詩人對仕途的曏往和追求。然而,“塵沙客路”和“入夢稀”的對比,又凸顯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愁苦。最後,“滄浪悵望白雲飛”一句,以景結情,將詩人的思鄕之情和仕途之憂融爲一躰,意境深遠,令人感慨。

楊載

楊載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楊載先祖楊建爲浦城人,父楊潛,南宋諸生。楊載生於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喪父,徙居杭州,博涉羣書,趙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戶部賈國英數薦於朝,以布衣召爲國史院編修官,與修《武宗實錄》。調管領系官海船萬戶府照磨,兼提控案牘。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復科舉,登進士第,授饒州路同知浮梁州事,遷儒林郎,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歲。載以文名,自成一家,詩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楊仲弘詩》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