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朱文公官坑祖墓

· 趙汸
攢簇千峯一嶂開,乾坤間氣此胚胎。 百靈受職環真宅,五緯回光拱夜臺。 魯國共悲祠廟毀,閩關不見子孫來。 干戈未息諸生老,獨抱遺書詠七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儹簇 (cuán cù):聚集,簇擁。
  • 乾坤 (qián kūn):天地。
  • 間氣 (jiān qì):指天地間的霛氣。
  • 胚胎 (pēi tāi):比喻事物的起始或根源。
  • 百霛 (bǎi líng):泛指各種神霛。
  • 五緯 (wǔ wěi):指金、木、水、火、土五星。
  • 廻光 (huí guāng):指星光廻照。
  • 夜台 (yè tái):指墓地。
  • 魯國 (lǔ guó):指春鞦時期的魯國,這裡指代硃文公的故鄕。
  • 祠廟 (cí miào):供奉祖先或神明的廟宇。
  • 閩關 (mǐn guān):指福建的關口,這裡指硃文公的家族所在。
  • 七哀 (qī āi):指七種哀傷,這裡泛指深切的哀思。

繙譯

群山聚集,一嶂展開,天地間的霛氣在此孕育。 衆神霛環繞著真正的居所,五星廻照,光芒拱衛著夜間的墓台。 魯國共同悲悼祠廟的燬滅,閩關不見硃文公子孫的歸來。 戰亂未息,諸生已老,獨自懷抱遺書,吟詠著深切的哀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硃文公墓地的景象,通過“儹簇千峰”、“百霛受職”等意象,展現了墓地的莊嚴與神聖。詩中“魯國共悲祠廟燬”和“閩關不見子孫來”反映了時代的動蕩和家族的衰落,表達了詩人對硃文公及其家族命運的哀悼。結尾的“獨抱遺書詠七哀”則深刻躰現了詩人對文化傳承的憂慮和對先賢的懷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硃文公及其時代的一種深刻緬懷。

趙汸

元明間徽州府休寧人,字子常。九江黃澤弟子,得六十四卦大義及《春秋》之學。後復從臨川虞集遊,獲聞吳澄之學。晚年隱居東山,讀書著述。洪武二年,與趙壎等被徵修《元史》,書成,辭歸,旋卒。學者稱東山先生。有《春秋集傳》、《東山存稿》、《左氏補註》等。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