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元日晴繼復雪亦不廢出穀日復晴歸鄉塗宿上元觀燈野廟隨所賦得十絕

· 劉詵
驛門北女賣蛾兒,水屋紅燈出樹枝。 鄰笛孤吹春未動,一簾微雨似秋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癸卯: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元日:農曆新年的第一天。
  • 出谷:離開山谷,指外出。
  • 驛門:古代驛站的門口。
  • 蛾兒:指蛾眉,即女子細長的眉毛,這裏可能指代女子。
  • 水屋:可能指建在水邊的房屋。
  • 紅燈:紅色的燈籠。
  • 鄰笛:鄰居吹奏的笛聲。
  • 春未動:春天還未真正到來。
  • 一簾微雨:形容雨細如簾,微小而密集。

翻譯

在癸卯年的元日,天氣先是晴朗,隨後又下起了雪,但這並沒有阻止我外出。離開山谷的那天,天氣再次放晴。在歸鄉途中,我住宿在上元觀,欣賞了燈火輝煌的野廟。隨即,我創作了十首絕句。其中一首寫道:

驛站門口,北方的女子在賣着蛾眉,水邊的房屋裏,紅色的燈籠從樹枝間透出。鄰居吹奏的笛聲孤獨地響起,春天似乎還未真正到來,一簾微雨讓人感覺彷彿回到了秋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日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對北方女子、水屋紅燈、鄰笛和微雨的細膩描寫,展現了旅途中的孤寂與對季節變遷的敏感。詩人的情感與自然景物交織,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故鄉的思念。整體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