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歲七月自城中歸吉文故鄉南嶺谷平廬陵印山凡故舊多招飲者飲後輒援筆賦詩五七言律外得歌行九篇聊書以遣懷
幡竿東峙彭家寨,鹿角南繞劉家村。
彭家旗槊落草莽,劉家衣冠遺子孫。
百年風土又一變,叢林化壑池成塹。
山亭楊柳驛馬坊,官道豫章北商店。
哲人令族困屠沽,疃夫互郎高門閭。
故家兄弟日益少,惟有老夫長眉須。
少狂幾何忽衰懶,歡樂無多飽憂患。
天寒木落砧乍急,日暮門空客初散。
餘年定有幾還鄉,倚杖秋風看飛雁。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幡竿(fān gān):指懸掛旗幟的竿子。
- 槊(shuò):古代的一種長矛。
- 化壑(huà hè):指山谷被改造或自然變化。
- 塹(qiàn):壕溝,護城河。
- 驛馬坊(yì mǎ fāng):古代供驛站使用的馬匹休息的地方。
- 屠沽(tú gū):屠夫和賣酒的人,泛指社會地位較低的人。
- 疃夫(tuǎn fū):指村莊的居民。
- 互郎(hù láng):互相稱呼的郎,指朋友或同鄉。
- 門閭(mén lǘ):指家門前的道路。
- 砧(zhēn):搗衣石,這裏可能指搗衣聲。
翻譯
東邊矗立着懸掛旗幟的竿子,那是彭家的寨子,南邊鹿角形狀的山脈環繞着劉家村。彭家的武力已經消逝在草莽之中,而劉家的文化和服飾則傳承給了子孫。百年來,這裏的風土人情已經發生了變化,叢林變成了山谷,池塘變成了護城河。山亭旁的楊柳和驛馬坊,以及官道旁的豫章北商店,都是這裏的景象。
曾經聰明的家族現在卻困於屠夫和賣酒的生活,村莊的居民和朋友們卻能高居於家門前的道路上。舊家的兄弟們越來越少了,只剩下我這個長着長眉的老頭。年輕時的狂放已經變成了衰老的懶散,歡樂的日子不多,飽受憂患。天氣寒冷,樹木凋零,搗衣聲突然急促,日暮時分,門前的客人剛剛散去。
我餘下的歲月裏,還有多少次能回到故鄉,倚着柺杖在秋風中看着飛翔的大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老人對故鄉變遷的感慨和對過往歲月的回憶。通過對比彭家和劉家的歷史變遷,以及對故鄉風土人情的描繪,表達了時光流逝、人事更迭的哀愁。詩中「少狂幾何忽衰懶,歡樂無多飽憂患」深刻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無情。結尾的「倚杖秋風看飛雁」則寄託了對故鄉的深情和對未來的無限遐想。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
劉詵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初秋三首 》 —— [ 明 ] 袁中道
- 《 詶崔侍御早秋臥病書情見寄時君亦抱疾在假中 》 —— [ 唐 ] 盧綸
- 《 初秋日樑藥亭招同沈詹山大令家山農隱君潘稼堂檢討張損持吉士毛行九司馬吳晉濤少尹林桐叔少府楊勉齋孝廉徐紫 》 —— [ 明 ] 陳恭尹
- 《 早秋 》 —— [ 清 ] 慕昌溎
- 《 齊天樂 · 新秋,偕顧南雅、陶鳧香訪袁又愷楓江之漁隱圖 》 —— [ 清 ] 戴延介
- 《 新秋出北郭訪南音和尚和尚為設瓜果飯蔬并和匡庵五詩見寄倒押元韻韻續連珠呈印南老 其五 》 —— [ 明 ] 彭孫貽
- 《 泛清波摘遍新秋同無言、豹人、二瞻、又百、廣陵城西泛舟作 》 —— [ 清 ] 王士祿
- 《 御園新秋 其一 》 —— [ 清 ] 弘歷